113、
就是常見的麻雀。前面加[樹]是為了和其他種,如家麻雀區分開來。
大家可能很容易說:家麻雀不就是我們常見的麻雀么?不好意思,不是;家麻雀是另外一
種,很不常見,只在西北有分布;不過今年在廣西和華中都有記錄了,有點奇怪啊
[樹]麻雀 Eurasian Tree Sparrow
雀形目 > 麻雀科 > 麻雀屬
PASSERIFORMES > Passeridae > Passer montanus
描述:體型略小(14厘米)的矮圓而活躍的麻雀。頂冠及頸背褐色,兩性同色。成鳥上體近
褐,下體皮黃灰色,頸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領環。與家麻雀及山麻雀的區別在臉頰具明顯黑
色點斑且喉部黑色較少。幼鳥似成鳥但色較黯淡,嘴基黃色。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粉褐。
分布狀況:常見于中國各地包括海南島及臺灣,高可至中等海拔區。
習性:棲于有稀疏樹木的地區、村莊及農田并為害農作物。在中國東部替代家麻雀作為城
鎮中的麻雀。
俗名:賓雀 禾雀 霍雀 家雀 嘉賓 老家賊 琉雀 麻谷 南麻雀 瓦雀 照夜 只只
114、
這個幾乎是我最早認識的鳥兒了。當時不知其名,在我們那里的俗名叫做“石灰鳥”小時候看著它們從屋頂掠過,飛行的軌跡是波浪形的,一上一下的;然后喜歡在糞池附近活動。
據說,這種鳥很勇敢,看到老鷹過來抓小雞的時候,好幾只白鹡鸰會群起,在老鷹周圍翻
飛尖叫,然后老鷹就不得不撤退了;人們雖然不喜歡“石灰鳥”在糞池邊的不雅,但對它們的勇敢行為還是心存感激的……我也看到過很多次它們的行為,至今還不知道它們圍繞老鷹翻飛是什么意圖……
大二的時候,聽小明說馬蹄湖來了一只白鹡鸰,很少見的東西,很稀罕,招呼大家去觀
察。我后來看到的,就是小時候的“石灰鳥”的尊榮。原來它在這北地,竟然如此之稀罕……
不由得感慨一下
白鹡鸰 White Wagtail
雀形目 > 麻雀科 > 鹡鸰屬
PASSERIFORMES > Passeridae > Motacilla alba
描述:中等體型(20厘米)的黑、灰及白色鹡鸰。體羽上體灰色,下體白,兩翼及尾黑白相
間。冬季頭后、頸背及胸具黑色斑紋但不如繁殖期擴展。黑色的多少隨亞種而異。
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描述:中等體型(20厘米)的黑、灰及白色鹡鸰。體羽上體灰色,下體白,兩翼及尾黑白相
間。冬季頭后、頸背及胸具黑色斑紋但不如繁殖期擴展。黑色的多少隨亞種而異。
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叫聲:清晰而生硬的chissick聲。
分布狀況:亞種personata繁殖于中國西北;baicalensis繁殖于中國極北部及東
北;dukhunensis遷徙時有記錄于中國西北;ocularis越冬于中國南方包括海南島及臺
灣。常見于中等海拔區,高可至海拔1500米。
習性:棲于近水的開闊地帶、稻田、溪流邊及道路上。受驚擾時飛行驟降并發出示警叫聲。注:體型較大的大斑鹡鸰M. maderaspat
俗名:白顫兒 白頰鹡鸰 白面鳥 馬蘭花兒 眼紋鹡鸰
115、
這個其實今年的5月份才看到的,算是很新的記錄。當時我們幾個闖進了獨流減河的腹
地,在萬鳥叢中過,看到黃鹡鸰很悠閑的在水池邊尋覓;看到我們來了也不飛走;從它們
的修長苗條的身段和瘦削的尾,以及橙黃色的羽色,我一下子跳口而出:黃鹡鸰!后來一
查,果然就是!很多時候,這種靈光閃現似的急就想法,其實也是蠻可靠的……
黃鹡鸰 Yellow Wagtail
雀形目 > 麻雀科 > 鹡鸰屬
PASSERIFORMES > Passeridae > Motacilla flava
描述:中等體型(18厘米)的帶褐色或橄欖色的鹡鸰。似灰鹡鸰但背橄欖綠色或橄欖褐色而
非灰色,尾較短,飛行時無白色翼紋或黃色腰。
叫聲:群鳥飛行時發出尖細悅耳的tsweep聲,結尾時略上揚。鳴聲為重復的叫聲間雜顫鳴聲。
分布狀況:常見的低地夏季繁殖鳥、冬候鳥及過境鳥。
習性:喜稻田、沼澤邊緣及草地。常結成甚大群,在牲口及水牛周圍取食。
116、
之前對于鷚(liu4)之類的其實沒有什么概念。后來知道,原來鷚和麻雀類都是一個
科的,也就理解了。第一次看到是今年的4月份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當時看到比麻雀大
的幾只鳥在水邊草地上飄,一度的以為是麻雀。可是后來拍照覺得沒有這么大型的麻雀,
于是對了鳥志,才知道這個時候在這個地方常見的就是樹鷚。又一個新種記錄。
樹鷚 Orienfnl Tree Pipit
雀形目 > 麻雀科 > 鷚屬
PASSERIFORMES > Passeridae > Anthus hodgsoni
描述:中等體型(15厘米)的橄欖色鷚。具粗顯的白色眉紋。與其他鷚的區別在上體縱紋較
少,喉及兩脅皮黃,胸及兩脅黑色縱紋濃密。
虹膜-褐色;嘴-下嘴偏粉,上嘴角質色;腳-粉紅。
叫聲:飛行時發出細而啞的tseez 叫聲,在地面或樹上休息時重復單音的短句tsi…tsi…鳴聲較林鷚音高且快,帶似鷦鷯的生硬顫音。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繁殖于中國東北及喜馬拉雅山脈;越冬在中國東南、華中及華南以及
臺灣和海南島。
習性:比其他的鷚更喜有林的棲息生境,受驚擾時降落于樹上。
俗名:麥如藍兒 木鷚
117、
好吧,聽到這個名字也許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要開始背誦那句著名的詩句了“燕雀安
知鴻鵠之志哉”,的確,這里的燕雀指的就是這個小鳥兒。按理說古人應該很熟悉這種
鳥;或者說,它們很常見;但是我也是直到今年的春天,4月份的樣子,才在校園里第一
次見到燕雀。它們是北去的候鳥,在天津作短暫停留而已。所以只見到了幾天,然后又不
見了……
燕雀 Brambling
雀形目 > 燕雀科 > 燕雀屬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Fringilla montifringilla
描述:中等體型(16厘米)而斑紋分明的壯實型雀鳥。胸棕而腰白。成年雄鳥頭及頸背黑
色,背近黑;腹部白,兩翼及叉形的尾黑色,有醒目的白色"肩"斑和棕色的翼斑,且初級
飛羽基部具白色點斑。非繁殖期的雄鳥與繁殖期雌鳥相似,但頭部圖紋明顯為褐、灰及近
黑色。
叫聲:悅耳的鳴聲由幾笛音的音節接長長的zweee聲或下降的嘟聲。叫聲為重復響亮而單
調粗喘息聲zweee。也發出高叫及吱叫聲。飛行叫聲為chuee。
分布狀況:不常見。于落葉混交林及林地、針葉林林間空地越冬。見于中國東半部及西北
部的天山、青海西部,偶至中國南方,
習性:喜跳躍和波狀飛行。成對或小群活動。于地面或樹上取食,似蒼頭燕雀。
118、
恩
金翅[雀] Grey-capped Greenfinch
雀形目 > 燕雀科 > 金翅屬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Carduelis sinica
描述:體小(13厘米)的黃、灰及褐色雀鳥。具寬闊的黃色翼斑。成體雄鳥頂冠及頸背灰
色,背純褐色,翼斑、外側尾羽基部及臀黃。雌鳥色暗,幼鳥色淡且多縱紋。
虹膜-深褐;嘴-偏粉;腳-粉褐。
分布范圍:西伯利亞東南部、蒙古、日本、中國東部、越南。
習性:棲于灌叢、曠野、人工林、林園及林緣地帶,高可至海拔2400米。
俗名:黃彈鳥 黃楠鳥 蘆花黃雀 綠雀
119、
我覺得是嘴巴最有特色的一類鳥了。
它們的這種嘴很適合吃某一類的東西。
在王串場二號路的鳥市上看到的。
紅交嘴雀 Red Crossbill
雀形目 > 燕雀科 > 交嘴雀屬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Loxia curvirostra
描述:中等體型(16.5厘米)的雀。與除白翅交嘴雀外的所有其他雀類的區別為上下嘴相側
交。雌鳥似雄鳥但為暗橄欖綠而非紅色。幼鳥似雌鳥而具縱紋。
虹膜-深褐;嘴-近黑;腳-近黑。
分布狀況:地方性常見于中等海拔的松林。
習性:冬季游蕩且部分鳥結群遷徙。飛行迅速而帶起伏。倒懸進食,用交嘴嗑開松子。
俗名:交喙鳥 青交嘴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