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體型較小的鶴。我也只見過動物園的和保護區收養的。
蓑羽鶴的蓑羽很有特點,可以作為辨認的根據。
蓑羽鶴 Demoiselle Crane
鶴形目 > 鶴科 > 鶴屬
GRUIFORMES > Gruidae > Grus virgo
描述:體型略小(105厘米)而優雅的藍灰色鶴。頭頂白色,白色絲狀長羽的耳羽簇與偏黑
色的頭、頸及修長的胸羽成對比。三級飛羽形長但不濃密,不足覆蓋尾部。胸部的黑色羽
較灰鶴的更為長垂。
虹膜-雄鳥紅色,雌鳥橘黃;嘴-黃綠;腳-黑色
叫聲:叫聲如號角似灰鶴,但較尖而少起伏。
分布狀況:繁殖于中國東北、內蒙古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及西北。越冬在西藏南部。為
高原、草原、沼澤、半荒漠及寒冷荒漠的鳥種,分布至海拔5000米。
習性:飛行時呈"V"字編隊,頸伸直。
俗名:chilou 閨秀鶴 哈爾赫熱阿 灰鶴
128、
鸻里面的金絲眼鏡佩戴者。
呵呵,這個比較容易認了,有一個金黃色的鏡框,還有一條黑色的領圈。
在莫莫格看到的第六個新種記錄。后來回來再天津的海邊也見到了。
金眶鸻 Little Ringed Plover
鸛形目 > 鸻科 > 鸻屬
CICONIIFORMES > Charadriidae > Charadrius dubius
描述:體小(16厘米)的黑、灰及白色鸻。嘴短。與環頸鸻及馬來沙鸻的區別在于具黑或褐
色的全胸帶,腿黃色。與劍鸻區別在于黃色眼圈明顯,翼上無橫紋。成鳥黑色部分在亞成
鳥為褐色。飛行時翼上無白色橫紋。熱帶地區的亞種jerdoni體型略??br>虹膜-褐色;嘴
-灰色;腿-黃色。
叫聲:飛行時發出清晰而柔和的拖長降調哨音pee-oo。
分布范圍:北非、古北界、東南亞至新幾內亞。北方的鳥南遷越冬。
分布狀況:亞種curonicus繁殖于華北、華中及東南;遷飛途經東部省份至云南南部、海
南島、廣東、福建、臺灣沿海及河口越冬。jerdoni繁殖于西藏南部、四川南部及云南,
南遷越冬。一般性常見種。
習性:通常出現在沿海溪流及河流的沙洲,也見于沼澤地帶及沿海灘涂;有時見于內陸。
俗名:黑領鴴
129、
好像之前一直沒有看真切的山斑鳩,因為最常見的總是珠頸斑鳩。后來09年端午的時候在
于橋水庫看到了它們在水邊戲水,脖子后面有黑白相間的道道,終于明確就是山斑鳩了。
山斑鳩 Oriental Turtle Dove
鴿形目 > 鳩鴿科 > 斑鳩屬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描述:中等體型(32厘米)的偏粉色斑鳩。與珠頸斑鳩區別在于頸側有帶明顯黑白色條紋的
塊狀斑。上體的深色扇貝斑紋體羽羽緣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淺灰。下體多偏粉
色,腳紅色。與灰斑鳩區別在體型較大。
虹膜-黃色;嘴-灰色;腳-粉紅。
分布狀況:常見且分布廣泛。
習性:成對活動,多在開闊農耕區、村莊及寺院周圍,取食于地面。
俗名:斑鳩 東方斑鳩 花翼 花翼 金背斑鳩 綠斑鳩 麒麟斑 麒麟鳩 山鴿子 雉鳩 棕背斑鳩
130、
名字暴露了一切。燕——叉尾;鸻——涉禽
它們的領圈很明顯,漂亮;身體羽的顏色也很鮮艷。
普通燕鸻 Oriental Pratincole
鸛形目 > 燕鸻科 > 燕鸻屬
CICONIIFORMES > Glareolidae > Glareola maldivarum
描述:中等體型(25厘米), 翼長,叉形尾,喉皮黃色具黑色邊緣(冬候鳥較模糊)。上體
棕褐色具橄欖色光澤;兩翼近黑;尾上覆羽白色;腹部灰;尾下白;叉形尾黑色,但基部
及外緣白色。
虹膜-深褐;嘴-黑色,嘴基猩紅;腳-深褐。
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鳥。指名亞種繁殖于華北、東北、華東、新疆及海南島。留鳥見于
臺灣。有記錄遷徙時見于中國東部多數地區。
習性:形態優雅,以小群至大群活動,性喧鬧。與其他涉禽混群,棲于開闊地、沼澤地及
稻田。善走,頭不停點動。飛行優雅似燕,于空中捕捉昆蟲。
俗名:土燕子
131、
很難認,我找人幫忙辨認的
呵呵,估計下次見到還是不認識,⊙﹏⊙b汗
林鷸 Wood Sandpiper
鸛形目 > 丘鷸科 > 鷸屬
CICONLLFORMES > Scolopacidae > Tringa glareola
描述:體型略小(20厘米),纖細,褐灰色,腹部及臀偏白,腰白。上體灰褐色而極具斑
點;眉紋長,白色;尾白而具褐色橫斑。飛行時尾部的橫斑、白色的腰部及下翼以及翼上
無橫紋為其特征。腳遠伸于尾后。與白腰草鷸區別在腿較長,黃色較深,翼下色淺,眉紋
長,外形纖細。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淡黃至橄欖綠色。
分布狀況:繁殖于黑龍江及內蒙古東部。遷徙時常見于中國全境。越冬于海南島、臺灣、
廣東及香港;偶見于河北及東部沿海。
習性:喜沿海多泥的棲息環境,但也出現在內陸高至海拔750米的稻田及淡水沼澤。通常
結成松散小群可多達20余只,有時也與其他涉禽混群。
俗名:油錐
132、
嗯,沙錐類的還算容易分出來;不過要具體到某種沙錐,卻也看經驗。
這類鳥長得很q,呵呵
扇尾沙錐 Common Snipe
鸛形目 > 丘鷸科 > 沙錐屬
CICONLLFORMES > Scolopacidae > Gallinago gallinago
描述:中等體型(26厘米)而色彩明快的沙錐。兩翼細而尖,嘴長;臉皮黃色,眼部上下條
紋及貫眼紋色深;上體深褐,具白及黑色的細紋及蠹斑;下體淡皮黃色具褐色縱紋。扇尾
沙錐的次級飛羽具白色寬后緣,翼下具白色寬橫紋,飛行較迅速、較高、較不穩健,并常
作急叫聲。皮黃色眉線與淺色臉頰成對比。肩羽邊緣淺色,比內緣寬。肩部線條較居中線
條為淺。
虹膜-褐色;嘴-褐色;腳-橄欖色。
分布狀況:繁殖于中國東北及西北的天山地區。遷徙時常見于中國大部地區。越冬在西藏
南部、云南及中國北緯32°以南的大多數地區。
習性:棲于沼澤地帶及稻田,通常隱蔽在高大的蘆葦草叢中,被趕時跳出并作"鋸齒形"飛
行,邊發出警叫聲。空中炫耀為向上攀升并俯沖,外側尾羽伸出,顫動有聲。
133、白胸苦惡鳥的幼鳥
小時候常見,水雞。
134、中杓鷸
很少在水里覓食的一種杓鷸,我其實不是很自信自己一定看到的就是它,皚皚,沒圖沒真相啊。天津。
135、長尾縫葉鶯
顧名思義,尾巴挺長的,喜歡把尾巴翹起來,裝出很吃驚的樣子探身看著前面。它們的嘴很靈巧,會將葉子用草莖縫起來做成鳥巢。茂蘭。
136、黑頭奇鹛
太遠的地方拍到,大小看不出來還以為是灰樹鵲。多謝冰樹幫忙辨認。茂蘭。
137、山麻雀
麻雀里認識的第二種。和麻雀相比,臉上的黑斑不明顯或者沒有。嘴顯得很粗壯。茂蘭。
138、黑喉山鷦鶯
尾巴好長的山鷦鶯,機警得很的小鳥。茂蘭回家以后,才發現其實自家的院子里就有一對……茂蘭。
139、灰紋鹟
這一類的鳥有類似翠鳥的習性:從停歇的枝頭飛出,略過空中,捕食成功后飛回停歇的枝頭,動作極其迅速。南開。
140、紅喉姬鹟
看到的雌鳥,短短胖胖的,眼睛大而有神,有白色的眼眶。尾羽的兩側有白色的標志。叫聲是短促的金屬摩擦音,單調。南開。
141、白眉[姬]鹟
那天最得意的照片,拍到足夠說明鳥種的背面特寫。腰上的黃色真是明顯。南開。以為是黃腰柳鶯,錯了。謝謝冰樹。
142、棕腹啄木鳥
那天第二得意的照片。剛開始還以為是大斑,差點被蒙蔽了。胸腹都是紅棕色,很鮮艷的一種鳥。背上沒有兩塊白色的斑紋。南開。
143、小白鷺
其實老早就見過了,只不過沒有太區別。漂亮的白色水鳥,鷺類典型的“三長”。天津。
144、白腰文鳥
兩脅淡色的雀鳥,嘴也很厚重,像山麻雀的嘴。茂蘭。
145鷗嘴噪鷗
09年中秋前夕,和秀明、過兒&his gf北大港漁人碼頭得見。個頭比較小,很精干的樣子。
146青腳鷸
09年中秋前夕,和秀明、過兒&his gf北大港漁人碼頭得見。在退潮時的泥灘覓食。
152紅嘴巨鷗
09年中秋前夕,和秀明、過兒&his gf北大港漁人碼頭得見。夾雜在大群的紅嘴鷗和遺鷗中間。嘴粗壯,紅色,比較明顯。只有兩三只。欲接近,遂驚飛。
153普通鳾
09年延邊大學采樣的中朝邊境以及校園內瞎逛所見。個頭嬌小,在樹干上上下穿行覓食。喜歡在松樹上活動。有時也到地面找食。
159 山鹛
09年11月下旬,應吳嵐邀會合觀鳥學生幫到北京植物園觀鳥得見。后來才知道這種是北京地區比較特別的鳥種(非北京特有)。很多外地/國人來京,都會專程去找它們。是日只有我得見兩只,很興奮。
160銀喉長尾山雀
09年11月下旬,應吳嵐邀會合觀鳥學生幫到北京植物園觀鳥得見一群約30只,興奮拍攝。
147黑喉石即
09年中秋前夕,和秀明、過兒&his gf北大港漁人碼頭得見。草叢和灌木枝干上活動翻飛。
154 長尾雀
09年延邊大學采樣的中朝邊境所見。
148黑枕燕鷗
09年9月和洪老師、水獺、劉生海濱浴場得見。初被認為是白額燕鷗。后對比覺得頭頂黑白對比更像黑枕。
149黑尾鷗
09年中秋前夕,和秀明、過兒&his gf北大港漁人碼頭得見。個頭較大。
150褐柳鶯
09年9月和洪老師、水獺、劉生漁人碼頭得見。初以為是某水鴝。后檢查照片得知是它。
151紅脅繡眼
09年中秋前夕,和秀明、過兒&his gf北大港漁人碼頭得見。后來和冰樹在水上公園也見到一群。真是漂亮的鳥兒。
155 棕眉山巖鷚
09年11月北京觀鳥賽野鴨湖雪中得見。其實印象不深。領隊告訴我們的。
156 黑頭鳾
09年11月下旬,應吳嵐邀會合觀鳥學生幫到北京植物園觀鳥得見。北京觀鳥會的會徽即是它。
157 金翅雀
09年11月下旬,應吳嵐邀會合觀鳥學生幫到北京植物園觀鳥得見。和燕雀在一塊兒。個頭較燕雀稍大。
158 沼澤山雀
09年11月下旬,應吳嵐邀會合觀鳥學生幫到北京植物園觀鳥得見。沼澤較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