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能學話的鳥兒里面分布比較靠南的鳥種。
但是最近幾年也逐漸擴散到北方了,很奇怪,難道是氣候變暖?
這種鳥很特別,有冠羽,飛翔的時候兩翅有白色的翅斑,不容易認錯。
在校園里有時候能看到。
八哥 Crested Myna
雀形目 > 椋鳥科 > 八哥屬
PASSERIFORMES > Sturnidae >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描述:體大(26厘米)的黑色八哥。冠羽突出。與林八哥的區別在冠羽較長,嘴基部紅或
粉紅色,尾端有狹窄的白色,尾下覆羽具黑及白色橫紋。
虹膜-橘黃;嘴-淺黃,嘴基紅色;腳-暗黃。
叫聲:似家八哥。經籠養能學"說話"。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為留鳥,見于長江中游水源處從四川東部及陜西南部至南方;
brevipennis于海南島;formosanus于臺灣。
習性:結小群生活,一般見于曠野或城鎮及花園,在地面高視闊步而行。
俗名:鳳頭八哥 寒皋 華華 了哥 鴝鵒 鸚鵒 中國鳳頭八哥
93、
從小就接觸的鳥,也是最早知道名字的鳥兒之一吧
籠養,可憐的命運。
鷯哥 Hill Myna
雀形目 > 椋鳥科 > 鷯哥屬
PASSERIFORMES > Sturnidae > Gracula religiosa
描述:體大(29厘米)的閃輝黑色八哥。具明顯的白色翼斑,特征為頭側具橘黃色肉垂及肉裾。
虹膜-深褐;嘴-橘黃;腳-黃色。
叫聲:響亮、清晰、而尖厲的tiong聲,各種清晰哨音及模仿其他鳥的叫聲。
分布狀況:亞種intermedia為留鳥,見于西藏東南部、南方包括海南島的熱帶低地。地區
性常見,但因被捕捉為籠鳥而數量大為減少。
習性:棲于高樹,多成對活動,有時結群。
俗名:了王(瓊中)
94、
不知道是因為好養還是怎么的,人們喜歡養這種鳥兒。我覺得按照一般的評價標準,
它算不上漂亮的,但是為什么鳥市上這么多賣的呢?另外一個悲觀的猜想就是:其實人們
根本就不把它們當寵物養,而只是當做肉禽……
當做肉禽固然很可悲;它們不應該是肉禽的,因為人們沒有馴養它們,也沒有為它們
的成長付出一點代價;它們只是野地里生野地里長的;而當成寵物也不見得好到哪里去;
今天在動物園看著森林里威猛的黑熊為了討要食物竟然卑躬的向人們作揖;而那些人們,
居然還自得得不得了……
看到煤山雀的第一眼,就是在鳥兒交易的黑市上……
煤山雀 Coal Tit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屬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ater
描述:體小(11厘米)的山雀。頭頂、頸側、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兩道白色翼斑以及頸背
部的大塊白斑使之有別于褐頭山雀及沼澤山雀。背灰色或橄欖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無
皮黃色。多數亞種具尖狀的黑色冠羽。與大山雀及綠背山雀的區別在胸中部無黑色縱紋。
叫聲:進食時發出pseet叫聲;告警為tsee see see see see聲;鳴聲似微弱的大山雀。
分布狀況:常見于針葉林,于中國東北(rufipectus)、中部及西藏南部(aemodius)、東北
(ater)、北方的東部(pekinensis)、武夷山和東南其他山區(kuatunensis)及臺灣
(ptilosus)。日本亞種insularis有時在中國東北部沿海越冬。
習性:針葉林中的耐寒山雀。儲藏食物以備冬季之需。于冰雪覆蓋的樹枝下取食。
95、
08年端午百花山,槲櫟林里得見黃腹山雀。
黃腹山雀 Yellow-bellied Tit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屬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venustulus
描述:體小(10厘米)而尾短的山雀。下體黃色,翼上具兩排白色點斑,嘴甚短。雄鳥頭
及胸兜黑色,頰斑及頸后點斑白色,上體藍灰,腰銀白。雌鳥頭部灰色較重,喉白,與
頰斑之間有灰色的下頰紋,眉略具淺色點。幼鳥似雌鳥但色暗,上體多橄欖色。體型較
小且無大山雀及綠背山雀胸腹部的黑色縱紋。
虹膜-褐色;嘴-近黑;腳-藍灰。
叫聲:高調的鼻音si-si-si-si。鳴聲為重復的單音或雙音似煤山雀,但較有力。
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于華南、東南、華中及華東部的落葉混交林,北可至北京;夏季
高可至海拔3000米,冬季較低。
習性:結群棲于林區。有間發性的急劇繁殖。
96、
呵呵,挺常見的林鳥。
在薊縣山區的林間行走時候,總是很容易聽到大山雀的叫聲。其實說,大山雀的叫聲并不
漂亮,只是聲音的穿透力比較強,所以能夠在密林里回響。它們的聲音具有這樣的功能,
讓你只能聞其聲而不能見其鳥:這是鳥兒的自保本領。
補充一句:圖中展示的是正面觀,是不是看著像是它帶了一個小孩子的那種領帶?
大山雀 Great Tit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屬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major
描述:體大(14厘米)而結實的黑、灰及白色山雀。頭及喉輝黑,與臉側白斑及頸背塊斑成
強對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條紋,一道黑色帶沿胸中央而下。雄鳥胸帶較寬,幼鳥胸
帶減為胸兜。
叫聲:極喜鳴叫。聯絡叫聲為歡快的pink tche-che-che變奏。鳴聲為吵嚷的哨音chee-
weet或chee-chee-choo。
分布范圍:于西南及西藏東南部,comixtus于華南、東南及臺灣;cinereus組--hainanus
于海南島。
習性:常光顧紅樹林、林園及開闊林。性活躍,多技能,時在樹頂時在地面。成對或成小群
。
俗名:白臉山雀 白面公(瓊山、文昌、瓊海) 白面只 灰山雀
97、
相信大家都知道和見過
家燕 Barn Swallow
雀形目 > 燕科 > 燕屬
PASSERIFORMES > Hirundinidae > Hirundo rustica
描述:中等體型(20厘米,包括尾羽延長部)的輝藍色及白色的燕。上體鋼藍色;胸偏紅
而具一道藍色胸帶,腹白;尾甚長,近端處具白色點斑。
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叫聲:高音twit及嘁嘁喳喳叫聲。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繁殖于中國西北;
習性:在高空滑翔及盤旋,或低飛于地面或水面捕捉小昆蟲。降落在枯樹枝、柱子及電
線上。各自尋食,但大量的鳥常取食于同一地點。有時結大群夜棲一處,即使在城市。
俗名:觀音燕 燕子 拙燕
98、
馬霞阿姨彌留之際的那段錄音里,最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關于 金腰燕 的那段認
知。她提醒我們一個很簡單但是并不為我們重視的經驗:在旅途中,帶一個小本,記住他
們/它們的名字……馬霞阿姨的一句話讓綠色營的孩子們銘記一生:在這個旅途中,你付出
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
金腰燕 Red-rumped Swallow
雀形目 > 燕科 > 燕屬
PASSERIFORMES > Hirundinidae > Hirundo daurica
描述:體大(18厘米)的燕。淺栗色的腰與深鋼藍色的上體成對比,下體白而多具黑色細
紋,尾長而叉深。在野外與斑腰燕易混淆,但斑腰燕在中國的分布極有限。
叫聲:飛行時發出尖叫。
分布狀況:甚常見于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習性:似家燕。
俗名:赤腰燕 胡燕 花燕兒 巧燕 夏侯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