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精神好
鞏孫氏103歲、宋于氏102歲、宋彭氏102歲……統計數據顯示,起鳳全鎮戶籍人口數59090人。截至今年10月中旬,起鳳共有百歲老人7位,全縣百歲老人23位,占全縣百歲老人的30.4%;90歲以上老人164人,80歲以上老人1785人,其中80歲以上老人占全鎮人口總數的3.02%,兩項重要指標都明顯超過了長壽之鄉標準。
起鳳鎮魚龍管區包括華溝、付廟等幾個村,位于桓臺縣東北部,這里依湖傍水,氣候宜人。全鎮7位百歲老人,有4位在魚龍管區,成了“長壽之鎮”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近日,記者在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探訪了這里的百歲壽星。
“今天又有人來陪我說話啊,我就喜歡跟大家聊天,你們趕緊屋里坐。”不論從外表還是從精神面貌上看,你一定猜不到面前的這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居然已經102歲了。“我姓宋,今年百歲過外了,我有3個兒子、4個女兒,如今生活樂無邊……”老人主動地做起了自我介紹。“俺娘愛跟別人聊天,一直都是個熱心腸。”今年62歲的四兒子宋振芳說,母親年輕時就性格開朗,愛幫助別人,在生活困難的年代里還經常接濟窮人。“我現在多有福,兒孫滿堂,衣食無憂,這都是平時多行善的原因。”聽到兒子的評價后老人笑著說。
該村另外一位102歲老人宋于氏,身體健康,精神矍鑠。67歲的兒媳婦魏秀香講,老人平時在家干一些喂雞、拾蛋等家務事,喜歡到鄰居家串串門,周圍鄰居家的小孩們的名字老太太都記得清清楚楚,見了就能喊出孩子們的名字;喜歡湊熱鬧,村里有演出唱戲的早早地就去等著;還喜歡和熟悉的人開玩笑。記者剛去采訪時老太太還有些不好意思,等到采訪完臨走的時候,老太太問:“你們是大隊里的,還是公社里的,給你們添麻煩了!”還不時地向記者揮手告別。 103歲的鞏孫氏老人至今還清楚的記起自己子女的年齡:“我家老大今年82歲,老小62。”記者調查發現,開朗樂觀、風趣幽默是這里長壽老人的一個共同特點。
96歲的宋永琦老人抱著雙胞胎重孫,其樂融融
百歲老人緣何多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要探究起鳳百歲老人長壽的秘密,首先要了解起鳳的地理、歷史方面的硬件。”一見面,馬踏湖濕地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起鳳鎮黨委書記李向東就自豪地向記者介紹。素有“北國江南”之美譽的馬踏湖就座落在這里,馬踏湖濕地是一泊沼連接、溝汊縱橫的天然湖泊濕地,碧水環繞、阡陌縱橫。馬踏湖濕地的河道密布,縱橫相連,交織成網,整體面積大,場面壯觀,形成了一個全長400余公里的水系網絡,1000多公頃天然蘆葦蕩,100多公頃蓮荷池塘,碧波蕩漾,一望無垠。
自然條件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李向東介紹,起鳳的居住環境得天獨厚,光照、空氣、水土等自然要素達最佳組合,這是起鳳人長壽得天獨厚的基礎,沒有這些條件起鳳人也不可能長壽。馬踏湖濕地植物主要以蘆葦為主,形成千頃葦蕩景觀。蘆葦的葉、莖、根狀莖都具有通氣組織,吸收和降解污染物,有效去除空氣和水中的有害物質;并且蘆葦很強的耐污、耐堿性,從而達到改善土壤的效果,所以蘆葦具有很強的凈化空氣和水質的作用。另外,馬踏湖還有非常多的其他水生植物,如香蒲、浮萍等,都具有良好的凈化作用。
近年來,在“一個中心四個片區”引領指導下,作為全縣唯一一個限制性開發的片區,起鳳鎮大力實施“旅游興鎮、科技強鎮、文化立鎮、環境美鎮”戰略,努力建設文明和諧宜居生態鎮。2011年3月,國家正式批準建設山東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6月,被確定為省級地質公園。利用馬踏湖生態保護區優越的資源優勢,起鳳鎮濕地保護與開發工作并重,加大濕地保護宣傳力度,嚴格執行濕地保護“八不準”,營造全民愛護濕地的良好氛圍。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后天的濕地保護達到了人類居住生活的高標準要求。
特別的飲食因素
“民以食為天,飲食健康是人能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采訪中,筆者了解到,起鳳的百歲老人大都不挑食,魚肉粗糧什么都吃。總結起鳳人的飲食特點,筆者發現,他們喜五谷雜糧,喜食湖魚和白蓮藕,從而達到粗細結合、均衡清淡。
起鳳人生活中大都吃湖里的魚和白蓮藕。102歲的宋彭氏身體硬朗、生活自理,她經常自己做魚吃,而且特別喜歡吃剛從藕池里打上來的白蓮脆藕。
據了解魚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脂肪含量少,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經常食用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白蓮藕是湖中的特產之冠,而且營養價值極高。蓮藕含鐵量較高,故對缺鐵性貧血的病人頗為適宜。蓮藕的含糖量不算很高,又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對于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虛弱之癥的人都十分有益。藕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具有收縮血管和止血的作用。
自古以來,馬踏湖上鵝鴨成群,平素以湖中的蛤蜊為食,所產蛋品質好,咸度適中,色香味獨具特色。馬踏湖金絲鴨蛋,蛋殼呈青色,外觀圓潤光滑,營養豐富,富含脂肪、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是補充鈣、鐵的好食物。
馬踏湖物產豐富,水鄉名吃質高味佳、久負盛名。除了極具代表性的魚、藕和金絲鴨蛋外,湖中還盛產蝦、蟹等各種水生動植物。
豐富的生活方式
馬踏湖人文景觀薈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這為起鳳人平和樂觀的生活態度提供了基礎。在魚一村的文化大院,三十多位七八十歲的老人正在看書、下棋、唱戲等。在和他們聊天過程中記者了解到,有不少老人從年輕時就開始在空閑時間看書、寫字、作畫,心情在書畫中沉淀下來;對于魚龍灣的傳說、五賢的故事、冰山遺址的形成等歷史典故更是信手拈來。 據了解,起鳳人歷來比較重視文化教育,家家戶戶屋里的墻面上都掛滿了字畫。馬踏湖特殊的水域環境和水鄉特色也構成了奇特的水上民俗。除了傳統的書寫繪畫,人們還熱衷于用蘆葦、蒲草等做成各種工藝品如蘆葦畫、葦簾、宮燈、四屏扇、草鞋等。
近幾年,起風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力爭年內80%的村級文化大院達標。每年定期舉辦五賢祠廟會、五一文化旅游周、第四屆端午節龍舟大賽、慶“五四”濕地知識競賽、馬踏湖濕地風情書畫作品展、馬踏湖民俗風情旅游節暨荷花燈會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旅游活動,提高了起鳳人的生活質量。
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感謝國家,我很滿足,要不然我不可能有這么好的生活條件。”采訪中,無兒無女的朱連星老人這樣對記者說。現在,起鳳的百歲老人每人每月都有70元“工資”,年底有100元“紅包”,“年紀大了,政府還來看望,敬老院照顧得也很好。”生活在起鳳鎮敬老院89歲的馮玉蘭說起現在的生活也是一臉的感激之情:“沒給政府出啥力,政府還給發錢,想都不敢想。”
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全鎮70%以上村居建有集體贍養機制,每年發給60歲以上老年人一定的生活補貼和必需品。
除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外,起鳳黨委、政府還注重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治安環境安定有序。做好信訪穩定工作,積極化解處理信訪積案,有力地維護了全鎮的和諧穩定。平安和諧穩定的大環境,為起鳳人長壽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越來越好,活的有精神人就不顯老”,純樸的起鳳人正像歌曲里唱得那樣,心胸開闊,扎實肯干,生活越來越好,壽命越來越長。
有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再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會環境等,起鳳人長壽的為何這樣多,我們從中也許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所在。
總之,起鳳長壽老人多是客觀事實,通過初步的分析,我們或許能從中得到啟示,這對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是有借鑒的。
102歲的宋彭氏老人在做紙花繡
百歲老人給我們的啟示
長壽面臨的保障與挑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文化教育和科普水平提高,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增強,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也顯著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和現代化發展使各領域競爭激烈,生活節奏緊張,生活和思想壓力加重,心理情緒波動加劇,導致新的疑難疾病、免疫力缺損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對人們的健康和長壽帶來挑戰。
因此,我們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要趨利避害,加強對環境、生態的保護,注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物質生活和道德文明的平衡協調發展,從而達到個人勞逸、心境、情緒的平衡調適,才積極應對挑戰,保障人們的健康長壽。
順應自然,不“透支”健康
據調查,起鳳百歲老人中全都識字不多。他們顯然都不可能有高深的養生保健科學知識,他們也并不刻意追求神丹妙藥、長壽秘方。他們對生活方式崇尚自然樸素,順應自然規律,不苛求、不嫉妒、不勞心費神追求不切實際的幻想,不掠取損害他人的財富利益。
他們的長壽人生正應合中國古代哲學“天人合一”的觀點主張。飲食起居、舒適玩樂、情緒欲求都不能過度,必須合理調適節制,講求“可持續發展”。
人的生命能量在一定條件下是一個定量,細水長流、善加呵護等于保護和延長了生命。暴飲暴食、大喜大悲,“今朝有酒今朝醉,盡情瀟灑走一回”,等于寅吃卯糧、竭澤而漁,勢必“透支”健康和生命能量,與長壽無緣。
長壽是一種質量
長壽是生命在量上的延伸,與生命質量有聯系。百歲老人大都身體健康,終生勤勞充實,年屆百歲尚能行動自如、生活自理,安享人生、家庭的欣慰快樂。但長壽與生命質量也不一定一致,有的人一生游手好閑,寄生他人,甚至危害社會他人,即使壽命長也不一定快樂充實。
有的人長年經受病痛煎熬,甚至還身患絕癥,他們對生命已少有眷戀。所以人雖有長壽的愿望和追求,但長壽必須與質量相結合。
相關鏈接
中國長壽之鄉標準
根據世界評價“長壽之鄉”的標準,我國制定了三項指標衡量一個地區的人口年齡是否符合“長壽之鄉”的標準。所謂“長壽之鄉”即百歲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要達到國際共識的標準十萬分之七點五;長壽的整體性,即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要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三歲;長壽的持續性,即八十歲及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四。
版權所有:馬踏湖濕地保護區管理局 Copyright(c)2010. www.matah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33-8685090 傳真: 0533-8681555 郵箱: mthglj@163.com |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