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使者活動結束也有半個月了,但是,關于這個活動的思索還在繼續。
相信很多同學都去過世博會了,我秉承著中國人看熱鬧的習慣也去看了。世博的口號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它宣傳環保低碳的生活理念,讓我們看到未來生活的美好。世博會的客流量也不可謂不大了,平均一天都要將近40萬入園游客。這么看來,世博會的宣傳效果是很不錯了。然而,相信去過世博會的人都有相同感受,那就是排隊累。以我的個人經歷為例,排一個石油館用了3小時,而我入館時最后一位還得排9小時,換句話說,一個上午就浪費了。而根據官方統計,很多館的排隊時間都在3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很多人一個上午只能看一個館,那么能學到多少知識就可想而知了。而更加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只關注展館里放映的3D或4D電影,小孩子幾乎都把互動游戲當做純粹的游戲,至于這些電影和互動游戲中包含的環保科技,幾乎無人關心。
我說了那么多廢話,只是想說我們應該反思下濕地環教的效果。濟溪上有很多人在討論環教的效用。我們的活動上了報紙,上了電視,上了博客,宣傳的力度很大,而社會的關注度有多少呢?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濕地使者”是什么東西。當然,追求表面的知名度并不是目的,我們的宣傳效果才是追求的目的。可是,正如很多人看完世博還是不知道如何環保生活一樣,我們做了這么些年,大眾對于濕地的了解程度還是很低。
對于“濕地使者”,我一開始的理念就是扎根底層。因為底層的群眾對于濕地的保護,相對于我們這些大部分時間在象牙塔里的大學生,更實際更有效。但實際情況實在是令人失望,我們的方向似乎有點偏了。首先,我們了解到,為了讓麋鹿能夠恢復野性,有一種方法就是野生放養。這些麋鹿被放到黃海邊,科研人員跟蹤觀察,偶爾投放飼料,基本是讓它們自生自滅。然而,有的麋鹿活得比在自然區里更好,因為它們啃食莊稼。我們在基層做調研,很多農民是有苦說不出啊。他們覺得,首先,麋鹿是應該被保護的,畢竟是瀕危動物;其次,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麋鹿造成的損失誰來彌補;最后,人與麋鹿哪個更重要,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呢?我們如果對他們只一味宣傳保護,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他們能聽得進去嗎?幸好我們事先做好了調研,不然又要白費力氣了。
其次,我們的環教活動不可謂不多了,幼兒環教、消夏晚會、親自游園會,這些寓教于樂的形式收效有多大呢?我在世博園區內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唉,沒意思,排了那么長時間,只看那么一點點東西。”還是那句話,中國人的看熱鬧習慣是主導他們去看世博的因素,自然也包括參加我們的環教。我們草廟在調研并宣傳我們的環教活動時,有一位去年參加過我們活動的阿姨給我們的建議就是,要給小朋友發獎品。發獎品鼓勵小朋友固然是一種很必要的手段,但純粹為了獎品而來參加活動,收獲會有多少呢?我還碰上了一位去年參加過我們活動的小孩,他對于濕地的了解似乎并沒有太大的長進,不得不說,當時我是有點失望了。我們做活動再苦再累也沒有怨言,但是,當事情變成為了活動而活動,參與的小孩和群眾沒有獲得知識時,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活動有意義嗎?利用大眾看熱鬧的心理并能宣傳環保,這是最完美的方案,但是如何提高活動效果呢?這是一個問題。
最后,我還是看到了希望,雖然是“非主流”,但它畢竟出現了。我在比利時-歐盟館看到有一位母親正在陪小孩玩一個關于垃圾分類回收的游戲,母親講解得很詳細,小孩看得也很入迷。回到我們的“濕地使者”活動。在最后一天進行的“親子游園會”活動間隙,我們和幾位參加活動的家長閑聊起來,家長們很理解我們的行為,也表現出對于環保的關注,言語中透露出他們對于小孩子環保教育的重視。我得承認,農村居民雖然非常熱情—我們隊里常說“大豐好人多”正是由此而來—但是他們環保意識薄弱,而且興趣不大;相反,城市居民雖然對我們的宣傳多數時候顯得漠不關心,但是,環保意識明顯較好,而且參與活動的效果也較好。大豐市的電視臺經常播放關于麋鹿保護的宣傳片,平面媒體也常有宣傳報道,可見政府在這方面的宣傳工作還是很全面的。我覺得農村的居民有接受環教的實際需求,因為很多重污染企業都在農村,在沿海地帶,對當地的濕地、空氣、土壤,甚至是地下水都產生了影響,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不良影響。他們也曾向上反映過,在他們的努力下,當地搬走了一座化工廠。這說明,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我們的環保活動都還是有意義的,雖然效果不明顯,但是保護環境的理念不就是這樣漸漸深入人心的嘛。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濕地讓地球更健康。我們的活動也許效果一般,也許改變不了國民的本性,也許對利益驅使下的人們毫無感召力。但是,我們依然相信,相信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正如拯救退朝后困在海灘上的魚一樣,雖然我們救不了所有的魚,但是,總可以改變一點什么。滴水穿石,聚沙成塔,我相信,總有一天環保意識會深入人心,而我們就是先行者。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