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抵御風浪、保灘護堤,中國從1979年開始引入互花米草,并在1983年到1986年進行了大范圍推廣,然而以此為起點,互花米草在“南起廣西北至遼寧”的海岸線上進行著長達40多年的瘋狂擴張,造成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嚴重退化,已經對當地經濟社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損失和威脅。
▉ 知識小貼士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根部由短而細的須根和根狀莖組成。它的根系發達,主要分布在深60厘米的灘土中,最深可以長到地下1米的地方。
互花米草的繁殖能力超級強。每平方米互花米草可以結出幾百萬粒種子,此外,它還可以通過根狀莖和斷落的植株進行繁殖擴散。只要種子、根狀莖或植株漂到合適的地方,就能安營扎寨,單株互花米草一年內可繁殖出幾十甚至上百株,入侵的互花米草數量可以井噴式增長。
互花米草對環境的適應性超級強。從淡水到海水、從亞熱帶到溫帶,不論是在黏土、壤土還是粉砂土中,互花米草都能生長。其中,互花米草在濱海河口地區的淤泥質海灘上長勢最好。同時,互花米草對淹水環境的適應能力遠遠高于本土植物,入侵后會逐漸取代本土植物。
互花米草被引進我國后,極適應沿海灘涂的生態環境,迅速蔓延,侵占本地物種生長空間,導致土壤板結、泥沙淤積、水交換能力下降等,大大降低了入侵區域的生境質量和生物多樣性。
目前,互花米草已被列入全球最具威脅性的100種外來生物名錄,而中國是全球受其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04年互花米草開始在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出現并逐漸蔓延,入侵之初為零星分布,后發展為塊狀,最終連成大片。
▲零星分布的互花米草
2008年,互花米草開始在閩江河口濕地爆發,出現在保護區實驗區及濕地公園天然保育區,并開始入侵到緩沖區、核心區鱔魚灘中游部分區域,水鳥的活動區域明顯縮小,對閩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破壞。區內互花米草入侵面積最高時達3000多畝。
▲保護區實驗區連片入侵的互花米草
面對互花米草這個入侵物種,濕地保護區積極應對,想方設法治理。當然這就需要科學家們的幫助,從2008年開始,濕地保護區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嘗試各種方法,探索尋求能夠行之有效去除互花米草的治理手段。
“割除”、“圍堰水淹法”、“生物替代法”、“塊狀人工翻除”等方法都曾區域實驗過,可惜由于互花米草根系蔓延、草籽傳播的繁殖特征,年年治理,年年復生,治理效率低下,資金不足也影響了治理推進速度。
▲中國科學院劉興土院士及相關專家
就互花米草治理問題展開探討
面對困難,不能輕言放棄。2018年福建省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試點,濕地保護區管理處以此為契機,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劉興土院士等有關專家就閩江河口濕地互花米草問題進行座談。專家們展開熱烈探討,結合閩江河口結合多年研究實踐經驗,形成最終意見,制定了最適合閩江河口濕地情況的互花米草除治方案。
這個方案實施內容是:在保護區互花米草連片入侵區域,采用特制旋耕機“刈割+旋耕”的物理方法除治;零星塊狀區域采用人工挖除方式治理互花米草。在治理后的區域,保留部分光灘供水禽覓食棲息,剩余區域進行植被恢復,種植紅樹林、蘆葦、短葉茳芏、海三棱藨草等,豐富植物多樣性,并進行長效防治。
▲旋耕切割互花米草底部根系
▲零星塊狀區域采用人工挖除
2018年濕地保護區在疫源疫病監測點附近區域采用“刈割+旋耕”方法開展互花米草治理,并實施植被恢復,種植紅樹林秋茄,取得了良好成效。
▲蔓延成片茂密生長的互花米草(治理前)
▲特制旋耕機除治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除治區域種植紅樹林秋茄(治理后)
▲治理區域周邊水鳥明顯增多
至今,濕地保護區管理處利用非候鳥遷飛季節快速推進互花米草治理,累計除治面積達1810畝,種植紅樹林、短葉茳芏、海三棱藨草等鄉土植被達800畝。
▲灘涂棧道對面大片區域互花米草現已除治完成
經過除治和植被恢復,治理區域內的害草基本消除,秋茄、短葉茳芏、蘆葦等本土植物長勢良好,治理區域生態初步得到恢復。這里將成為候鳥新的聚集地和覓食地,漲潮時小天鵝、鴻雁、斑嘴鴨等雁鴨類水鳥在此休憩,退潮位時也吸引了眾多燕鷗、鸻鷸類等水鳥在此覓食。游客也能通過灘涂棧道上的觀鳥屋更加近距離觀賞到濕地水鳥精彩的身影。
▲濕地優良的生態吸引越來越多的水鳥在此棲息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