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城市生態寶藏正在不斷被發現。據上海市規劃資源局介紹,上海正在開展全市濕地空間規劃研究,首批將推出約20個濕地空間營造試點。
上海有豐富的濕地資源。“經過一年地毯式調研普查,上海已識別出濕地空間面積約6335平方公里,其中,濱海濕地占比約65%,郊野濕地占比約32%,城鎮濕地占比約3%。”市規劃資源局用途實施處負責人介紹。從空間形態特征看,其中六成以上為河口近海濕地(南匯東灘、崇明東灘、九段沙等),其余主要為湖泊濕地(淀山湖等)、河流濕地、小微濕地等。
據悉,上海正在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進一步研究關注城市中、郊野里、宅前屋后的小微濕地空間網絡和節點營造,從而打造既引領生態系統整體保護和修復,又符合超大城市市民休閑游憩需求的濕地空間體系。
上海提出“分類營造”的思路。在城鎮濕地,鼓勵種植適宜生長的本土植物,營造具有生物多樣性、雨洪調蓄等功能的小微濕地生境。在郊野濕地,進行河湖上游水環境治理。在河流濕地,在非通航河道保留河道自然曲率,依托河灣、河漫灘等空間開展濕地化改造。在田頭濕地,因地制宜利用零星用地,營造生態溝渠、緩沖塘等濕地系統,發揮農業面源污染滯留與凈化功能。在林澗濕地,實現土方綜合利用、濕地調蓄、生物多樣性維護、林下空間綜合利用等多重目標。同時,推進濱海濕地“生態堤”岸帶建設。
預計6月底前,上海將發布《上海市濕地空間規劃指南》,計劃首批推進約20個濕地空間營造試點。規劃至2027年,推動各類型濕地空間示范試點。至2030年,按照一張藍圖全面基本形成濕地空間格局,推出一批藍綠交織、水體清澈、生物多樣、“濕意”盎然的示范項目。至2035年,全面建成可持續生態之城。
作者:戚穎璞
來源: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