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理由 24日,本報《龍祥島江邊 冒多處“垃圾灣”》報道了龍祥島周邊多處濕地被垃圾侵蝕,越積越多成了“垃圾灣”。接連兩日調查發現,龍祥島垃圾仍未完成“離島”的完美轉身。
早在去年6月,本報就圖文并茂報道龍祥島的生態之美,冠以福州“最拉風城市濕地”美稱,引各方關注。許多環保人士呼吁,整治島上垃圾無法轉運出島等亂象。一年多過去了,這片碧水芳洲上的垃圾為何得不到整治?閩侯縣祥謙鎮政府究竟如何管好這片濕地?海都記者再次調查。
鎮里承諾清理 村干部稱沒空撈
祥謙鎮政府一樓大廳墻上貼有“新聞記者采訪接洽流程圖”,前日記者根據提示,先進行了證件登記,后又提交了采訪提綱,經較長時間等待和溝通,才獲得相關負責人接待。
鎮黨委宣傳委員陳斌稱,本報報道龍祥島濕地成“垃圾灣”后,鎮政府人員也實地走訪過,發現由于水道蜿蜒,水草比較多,泡沫、塑料袋、快餐盒等各種垃圾沖刷進濕地水草后,擱淺在了其間。
針對這類潮汐垃圾,鎮政府也做出了布置。一是讓涉及的江中村等安排人清理;二是塔礁洲正在建設濕地公園一期,祥謙鎮將協調讓施工單位幫忙打撈潮汐垃圾。
但江中村村干部表示,目前正忙著即將到來的換屆選舉,沒空打撈垃圾。
島上生活垃圾 仍有人焚燒
除了潮汐垃圾讓濕地尷尬,龍祥島的生活垃圾,至今仍沒有完成出島的美麗轉身。
在主島生活的村民5000余人,塔礁洲上村民則有600多人。祥謙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螺洲大橋建成后,通了陸路,所以目前本島上的一部分生活垃圾就地填埋,一部分通過拖拉機運出島。
江中村村干部說,在螺洲大橋建成以前,島上垃圾是不出島的,不少村民是直接倒在田間地頭或烏龍江。
記者前日來到龍祥島東側靠近螺洲鎮的江邊,這里原是島上一處垃圾堆放點,此前由于本報的關注,垃圾已被清走或深埋。不過,這里仍可看到新堆積的垃圾,包括部分舊家具及生活垃圾,還有人不知在何時,在垃圾上點火,現場焚燒的臭味難聞。
承諾的轉運站仍未投用
祥謙鎮政府工作人員說,龍祥島本島上的江中村等,目前已建了部分垃圾收集池,之后轉運到洋下村,再運往福清的垃圾處理廠。
不過,記者留意到,鎮政府原公開承諾去年底就該建成的垃圾轉運站,至今尚未投用。這座選址島外洋下村的生活垃圾轉運站,配備3部垃圾轉運車,建成后可覆蓋祥謙全鎮各村的垃圾清運。
陳斌說,轉運站之所以遲遲未投用,主要是因為施工單位拖延了工期。目前已建設完,電力部門正在安裝變壓設備,預計兩個月左右就可投用。
即便轉運站投入使用,運用何種模式來運作,讓垃圾出島暢通?祥謙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表示,會面向社會招投標,還在考量如何操作。
而身處濕地核心的塔礁洲,垃圾的處理更讓人憂心。由于機動車仍然不能駛入,也沒有垃圾收集池,垃圾仍是村民自行處理。祥謙鎮政府工作人員說,目前濕地公園的主體尚在建設,垃圾處理這些配套肯定還沒有弄,也希望游客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環保,盡量將垃圾帶出島區。
愛鳥人士擔憂 垃圾奪命候鳥
觀鳥人士小宇告訴記者,塔礁洲既是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的中間驛站,也是遷徙水鳥重要驛站地、越冬地和燕鷗類重要繁殖區。2010年1月以來,好幾批小天鵝在這里越冬,最大數量53只,這里也因此被稱為“天鵝湖”。如今,越來越多市民到塔礁洲觀鳥、欣賞美景。
“曾看到死去鳥兒,肚子里都是塑料等垃圾,還有鳥兒的嘴被垃圾捆住了。”小宇說,最怕大量垃圾影響候鳥活動。如果政府沒有完善的處理島上垃圾的水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單靠環保志愿者難以完成這些垃圾的清理。
福州一位環保人士表示,要切實建立起務實管用的部門聯動機制,解決多頭管理或管理缺位而出現的監管“死角”“盲區”和“真空地帶”等問題。要從源頭增加和科學設置垃圾清運點、集中堆放點,不斷拓寬整治覆蓋面,進一步提高責任區域垃圾吞吐、自我處理能力。要保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多措并舉,謹防濕地成垃圾吸納地和重災區。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