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猶如整個青藏高原的血液系統,是維系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穩定的基礎,是確保雪域高原碧水藍天永續相傳的關鍵。
然而,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干”自然條件,我區濕地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擾,濕地缺乏應有的調節機制,便難以得到有效恢復。再加上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科技水平不高、公眾保護濕地的意識不強等原因,我區濕地保護形勢不容樂觀,濕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要求,西藏要“嚴格生態安全底線、紅線和高壓線,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如何讓濕地不“失地”,成為濕地乃至“大美西藏”得以可持續的關鍵。
首先,要完善生態綜合補償機制。西藏于2015年在全國各省市率先啟動了全區重要濕地生態補償試點工作,通過實施濕地資源管護、禁牧還濕、限牧還濕、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濕地堅持與宣教等措施,有利于對濕地資源的長效保護和爭取農牧民群眾的長期支持。
其次,要完善濕地保護工程規劃。按照國家和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緊密結合《西藏自治區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3—2020年)》,制定和完善我區濕地保護工程“十三五”規劃和長遠規劃,抓好正在實施的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的同時,積極推動濕地保護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城鄉發展規劃相銜接。
再次,增強濕地保護科技支撐。圍繞濕地保護與修復、可持續利用的管理技術與模式,進一步加強和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協作,彌補我區在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方面的科研監測、動態管理的短板。
最后,加強濕地保護宣傳教育。通過新聞媒體、“世界濕地日”、環保公益活動等各種形式,加大濕地保護和資源憂患意識教育,引導公眾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全民生態保護意識,形成全社會珍視濕地、愛護濕地、保護濕地的良好氛圍。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