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聽過這樣的諺語:“震前動物有預兆,抗震防災要搞好;牛羊驢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兔子豎耳蹦又撞,鴿子驚飛不回巢;冬眠長蛇早出洞,魚兒驚惶水面跳;家家戶戶要觀察,綜合異常做預報”。說的就是在地震前一些家畜和動物的異常表現。
大地震中人類遭受慘痛的教訓
關于動物能預測地震的故事我們已經聽過很多了。的確,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降臨時,我們很少聽到野生動物大規模死傷的案例。動物為何對地震如此敏感?地震又對野生動物有哪些影響呢?請繼續閱讀本文,找到答案。
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專家學者,都傾向于相信動物在地震前會有異常表現——變得焦躁不安。幾百年前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已經把動物反應當作國家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動物真的具有超自然力量,可以預測到地震嗎?對此,專家學者持有不同觀點。
盡管很多實例證明動物確實具有感知預測危險和刺激的能力,但這種能力目前還很難用科學來解釋。德國的赫爾默特•崔伯許博士曾寫過一本關于地震前動物異常表現的著作——《當蛇蘇醒時》,記錄了全世界眾多動物預測地震的詳細案例。盡管動物的異常行為模式被很好的記錄下來,但沒有得到專家足夠的重視。美國地質勘探局官方發言稱,目前任何地震預測技術(包括對動物異常表現的觀測)準確率都很小。
但也有科學家通過對動物感知闕值(在給定條件下,電流通過人體可引起任何感覺的最小電流值。)的研究,發現一些動物在感知地球物理刺激上確實比人類更優秀。這些物理刺激一般是由地震、低頻率聲波(低于50赫茲)、電場改變以及嗅覺刺激所引起。例如,最近有研究表明,比起人類,一些鳥類和魚類對40赫茲以下頻率的聲音更敏感。很多動物特別擅長通過皮膚來感知低頻振動,有些魚類甚至能敏感地捕捉到10−5伏特/米的電磁場改變。此外,地震前從小裂縫里釋放的氣體也可能被動物嗅到。有了對電、聲、氣味等刺激的感知,動物就能察覺到地震前地球的異常反應,從而做出那些不尋常的行為。
目前,我們還沒法證實磁場或高頻(10千赫)聲音就是震前引起動物反常表現的原因。但動物靈敏的感知和預測能力,為地震儀的發明和災難預警系統帶來了啟發。
人類用最先進的儀器也難以準確“嗅到”地震的氣息,而動物卻因為擁有特殊的預測能力,當危險發生時會自然遷往安全地帶,因而減少了它們傷亡。請繼續閱讀下節。
地震中野生動物的表現
地震發生時,大都是城市和鄉村里的建筑以及人類承受巨大損傷。而動物由于能感知到地震的到來,有足夠時間提前遷徙,加之野外空間開闊,自然植被茂密,植物也會減輕地震、颶風、海嘯等災難對動物的影響。因此,地震對野生動物的直接傷害較小。
以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為例,有專家對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羚羊進行了研究,數據顯示大地震對這些生活在高緯度森林里的動物并沒有造成太大傷害,只是在短期內改變了它們的生活習慣。
美國史密森生物保護學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威廉•斯巴魯和他的科研小組,用無線電和GPS動物追蹤系統記錄下了4到8只羚羊的日常行跡。5月12日的地震和隨后的余震與羚羊每年的遷徙期重合,每年這個時候羚羊會從低海拔森林往高山草原區遷移。羚羊們的活動區域也比較接近震中,專家發現地震提高了羚羊活動的積極性,它們的遷移距離更遠,活動范圍更大,去的地方海拔更高,上山速度也加快了。
科學家們還比較了地震前13天和震后13天內羚羊的遷移活動,以及羚羊在2008年和2009年的春季遷徙,結果都表明:盡管在大地震發生時和震感明顯的余震里羚羊活動有些明顯變化,但總體來說,四川地震沒有對羚羊造成持續的影響。
地震會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
雖說地震對野生動物的直接損害很小,但也不意味著動物們都能在地震里逃過一劫,高枕無憂。地震對野生動物的最大影響并不是直接造成傷亡,棲息地被破壞才是對它們最致命的打擊。
5•12大地震破壞了大熊貓的棲息地
自然棲息地被毀壞,也就意味著植物、動物,乃至整個生態群落的生存發展都失去了庇護所。這經常導致野生動物的滅絕,更別提生物多樣性了。世上沒什么比這更可怕的了,不是嗎?
同樣是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美國《生態學與環境科學前沿》期刊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23%的大熊貓棲息地被地震摧毀了,這也意味著未來大熊貓的生殖繁衍肯定受到很大影響。
由于地震的破壞,大面積土地成為裸地,大量樹林和竹林被淹沒,低海拔地區竹子出現大面積死亡,野生大熊貓的食物供應因此受到影響。此外,地震及由地震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使本來完整的棲息地被撕裂成不相連的小塊區域,直接造成大熊貓棲息地連通性降低。大熊貓研究小組領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衛華指出:“棲息地被分割破壞,可能讓大熊貓族群分裂成一個區域只有35只的狀態。這種隔離增加了近親交配繁殖的可能性,提高了野生大熊貓滅絕的風險。”
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也對動物自然棲息地造成了嚴重損壞。從鳥巢到貍的地洞,野生動物需要捕食的昆蟲和小型動物,以及動物聚食地,都隨著地震消失了。就算一些野生動物成功逃離震區,短時間內它們也回不了賴以生存的家園。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