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新高原湖泊濕地水質咸化趨勢明顯。博斯騰湖曾經是蒙新高原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被譽為新疆大地上的“明珠” ,但湖水的礦化度不斷增加,由 1956 年的 0.38g/L 增至 1988 年的 1.87g/L,由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變為微咸水湖。艾丁湖的湖水含鹽量在 80 年代中后期也增至 200g/L。同時,高原上的湖泊濕地沙化和荒漠化現象也日益加重。由于湖泊萎縮,湖周地下水位下降,固沙植物大量死亡。濕地萎縮,開敞水面減少,湖區小氣候變干,這也助長了風蝕和風積作用的囂張氣焰,使得土壤沙漠化肆無忌憚地向周圍擴展和外侵。艾比湖周圍的沙化面積在 1958 年時為 1618.8km2,到 1978 年增至2415.6km2;固定沙丘一旦復活開始流動,流沙會掩埋大片農田和許多村莊,給湖區人們的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若爾蓋高原濕地是青藏高原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自 60 年代開始,該區沼澤濕地開始出現退化跡象,目前沙化、旱化現象已日漸加重。若爾蓋高原濕地因過度放牧、開溝排水導致濕地發生大面積的沙化。20 世紀 70 年代初,沙丘僅有 1130hm2,而目前該區沙化總面積達到 4091hm2,潛在沙化面積12 023hm2,現在沙漠化土地仍以每年 2.32%的速度遞增,有的沙丘已經開始侵入典型濕地。 在重沼澤區,土地沙化現象是一種令人警惕的環境信號。新沙丘在謝莫拉耶、黑河牧場、轄曼和黃河岸邊都有成片分布。在瓦切鄉,謝莫拉耶一帶的沙化現象相當嚴重,出現了壟狀沙崗,長 10 ~50m不等,順風向排列,而在其上方則形成深1 ~ 2m 的橢圓形風蝕洼地,壟狀沙丘和風蝕洼地連續分布 800 多米,沙丘高達 10m,而且還在逐年擴大。轄曼一帶的沙丘局部埋沒了寬谷中的草場,甚至阻斷了公路,沙丘上生長耐干旱多刺的沙生植物,與沼澤景觀極不協調。沙丘呈棕黃色,屬于中-粗沙,經專家研究發現,其巖性與寬谷埋藏沙相同,證實這是曾被固定的沙丘目前又已復活,并開始侵入谷中沼澤濕地。由于該區沙源豐富,且夏季風力很大,所以存在著進一步沙化的危險。位于若爾蓋高原西北部的瑪曲縣在20世紀50年代沒有土地沙漠化現象發生,到60年代開始出現零星沙漠化土地和小沙丘。1980 ~ 1985 年期間沙漠化面積達1440hm2;到1994年沙漠化土地增至4798hm2,其中流動沙丘為 1744hm2,固定沙地3054hm2;至1999年全縣沙漠化土地總面積已達 6080hm2,其中流動沙丘為 2020hm2,占33.2%;固定沙地4060hm2,占66.8%。沙漠化土地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0.6%。該縣有沙漠化土地分布的黃河河段長達119km,占縣境內黃河總長(433km)的27%。
江河源區是我國荒漠化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黃河源區的沙漠化速度急劇增長,60 年代荒漠化面積擴展速度最初為 3.9%~ 6.9%,到目前已經增至 20.0%。當前黃河源區的沙漠化土地約有 12.67 萬 hm2,其中流動沙丘面積約 10.07萬 hm2,半固定沙丘2.59萬 hm2,主要分布于瑪多縣和瑪沁縣境內的黃河兩側階地上。其中,在瑪多縣綿沙嶺、崗納措一帶沙土面積為13.8萬 hm2,瑪多縣斗格灘有東西長30km、南北寬15km的沙地,面積4.5 萬 hm2。沙漠化使大面積的草原被沙丘覆蓋,土地資源遭受嚴重破壞,近二三十年里,瑪多縣因大片草原被沙漠吞噬,導致全縣約30%~40%的牧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江河源區荒漠化速度加劇,80 年代以后顯著增長,年遞增 63.41 ~ 472.26km2;90 年代變化更加劇烈,比70~80年代增加了6~12倍,長江源區荒漠化的年平均擴展速度為2.2%。長江源區現有沙漠化土地面積195.08萬 hm2,其中流動沙丘面積為62.31萬 hm2,占到沙漠化土地面積的24.85%~40.47%,主要分布于治多、曲瑪萊、稱多和雜多縣境內的楚瑪爾河、通天河階地和沿河灘地。青海湖流域由于水位下降,湖面萎縮,裸露的松散砂礫為湖周土地沙化提供了充足的沙源;人類不合理地開墾濕地、草地,降低了土地覆蓋度,導致湖周土地沙化面積每年以 3.8km2的速度向外擴展。青海湖四周土地沙化面積在 50 年代為 50.6%,到 80 年代則增至 67.04%,沙化面積目前已達 765km2,與 1956 年相比,1986 年沙化面積擴大了近304km2,以每年10.12km2的速度擴展。湖西北部分地帶已被沙丘包圍,鳥島周圍已是黃沙漫漫。20 多年前,鳥島曾是湖中的一個島嶼,在20 世紀 70 年代中后期演化為三面臨水的半島,目前已經脫離青海湖成為一個陸地島。青海湖環湖地區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明顯,環湖地區內沙漠化面積已經達到 4.3 萬 hm2,天然灌木林也有原來的 34 萬畝銳減為現在的 14 萬畝,草地退化面積高達 1035 萬畝,其中 286 萬畝毒雜草蔓延,864 萬畝鼠類猖獗,破壞嚴重,部分草地演變為“黑土灘” 。中國科學院的專家認為如果湖區生態環境繼續惡化,湖區的沙漠化面積在未來 40 年將達到 1300km2,青海湖的面積也急劇減少,鳥島將僅存留歷史長河和人們腦海中記憶的灘頭。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