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迷津渡,霧失樓臺”的秋夜,看“綠楊煙外曉寒輕”、“云破月來花弄影”,你就會發現如果沒有自然界的春秋寒暑風花雪月,人就會成為一種沒有附麗的如巖石一樣的物質,人就會成為一個沒有靈性的抽象的概念。
張健游過了英吉利海峽,一些盲目的國人和媒體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其性質和意義被升華為:人只要有勇氣和意志就能征服自然。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游海峽不過是游泳愛好者挑戰自我極限,練練膽量而已,頂多算征服自己,與征服自然毫不相干。
如果精衛真的填平大海,后羿真的把太陽射落到稻田里,張健真的獨自一人游過太平洋爬上美國西海岸的沙灘曬太陽,那肯定是征服自然了。問題在于這一切只是神話,神話《精衛填?!?、《羿射九日》除了激發我們的文學想象力和喚起我們對頑強生存的遠古祖先們無限崇敬之外,沒有什么太多的意義。
最早的古希臘古羅馬神話和中國遠古神話表現了原始思維的基本特征,在弗萊的《神話——原型批評》一書中提到,遠古時期的人們把生存的困境歸結于自然與人的敵對關系,所以才有了妄想式的神話。隨著文明的進步,人們發現自然與人不是敵對關系,四時輪回,各稟其氣,人居其中,天時地利,順天者興,逆天者亡。中國道家哲學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天”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包含著“道”和“規律”的內涵,也包含著天性的自然。當人在空氣清新陽光純凈的森林、河流、山巒的時候,當人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時候,你就會感到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即“物我兩忘”的境界。在“月迷津渡,霧失樓臺”的秋夜,看“綠楊煙外曉寒輕”、“云破月來花弄影”,你就會發現如果沒有自然界的春秋寒暑風花雪月,人就會成為一種沒有附麗的如巖石一樣的物質,人就會成為一個沒有靈性的抽象的概念。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構成了世界的生機和活力,構成了世界存在的理由。
我們需要森林、河流、山巒、陽光、月色、春風、秋雨,我們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萍嫉倪M步和人類的自信只能表現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消滅自然。如今,全球所面臨的生態危機,主要是我們長期被一種妄想式的思維所控制,即強制執行了人與自然的不合理的關系邏輯——以科技的力量和人的盲目自信實施“征服自然”的野心和欲望。大片森林被砍伐,土地沙化迅速反撲,水土流失一瀉千里;工業煙塵和汽車尾氣噴吐出的有毒廢氣彌漫了整個天空。
中國近20年以最快的速度實現著工業化的夢想,這猝不及防的物質誘惑使我們不計后果地制造著污染和攫取著更多的資源和欲望,轉眼間,我們的環境惡化、生態破壞、食品安全已經到了嚴重威脅我們自身生存的地步,子孫后代的生存利益根本來不及顧及了。
1999年秋天,筆者站在陜北的黃河岸邊,看泥沙俱下的黃河里只剩下潺潺渾水在秋風里流淌,大部分河段干枯了,兩岸是連綿不絕的黃土高原,光禿禿的,沒有一點綠色,風沙滾過高原,黃土遮天蔽日,夕陽在天空留下了一個灰蒙蒙的印象。然而遙想唐朝或更遠的年代,那時候,黃河兩岸樹木蔥蘢,河水清澈見底,岸邊成群的牛羊啃著豐茂的水草,天空碧藍如洗。即使到了《小二黑結婚》的年代,陜北的河流還是“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如今一切都已經成為塵封的往事和憂傷的記憶了。
現在,人們用旅游的方式消解內心深處的恐懼,在親近自然山水的短暫旅程中享受著一份“天人合一”的奢侈,尋找著一份“物我兩忘”的自欺欺人式的安慰,逃離城市,這是每個人不愿承認而內心里卻又是相當尖銳的一種意志。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奶油面包和豪華的霓虹燈遮蔽了真實。貧窮太久使我們面對財富和物質的時候失去了理性,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由來已久的虛妄的意志,即“人定勝天”的神話和“征服自然”的妄想。在這種妄想式的神話意志煽動下,沒有人真正從內心里恐懼和懺悔過,污水在黑夜的掩護下每天排放,泥石流成災的山區里砍伐樹木的聲音仍然不絕于耳。
作為這種妄想癥的受害者,清醒的人們有責任用自己的判斷去質疑和喚醒那些麻木昏迷的心靈,堅決捍衛被假象掩蓋起來的真理,果斷而勇敢地告訴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的同胞:人們有權美化自然,無權破壞自然;人們可以親近自然,不可逃離自然;人們只能改造自然,不能征服自然。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