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國際鳥盟亞洲部陳承彥先生以及香港觀鳥會、北京觀鳥會人員、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到科右中旗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地考察位于巴彥呼舒鎮西日嘎的栗斑腹鹀棲息繁殖地。
清晨六時左右,陳承彥先生一行到達位于科右中旗巴彥呼舒鎮西日嘎的面積約為10000畝左右的山杏林,該地區是目前已知的栗斑腹鹀種群密度最大且繁殖的分布區。剛進入山杏林不遠處,就能聽到栗斑腹鹀清脆的鳴叫聲,尋聲望去,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兩只停留在山杏樹枝頭上的栗斑腹鹀,在場的觀鳥者聽四周鳴叫聲估算四周大概有十只左右的栗斑腹鹀在活動,觀鳥者們都很興奮。陳承彥先生高興的說,這個地區是我見到的非常例外的一個地方,這么容易就能見到瀕危鳥類栗斑腹鹀在國內甚至國外都很少見的,很多觀鳥者在國內外尋找好久才能見到的,應該重視并且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栗斑腹鹀繁殖地。
據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介紹,栗斑腹鹀在科右中旗除了該地區以外,在新佳木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塔周邊地區也有分布。西日嘎的主要優勢植物種為西伯利亞山杏,樹平均高度為1.2米,由于圍封保護管理比較好,山杏林保存完整,整個生態系統維持著基本平衡,林下植被較為豐富,特別是陳草堆積較多,對栗斑腹鹀的隱蔽生存提供了較好的條件。該區域內栗斑腹鹀發現始于2008年,東北師大教師當時調查到栗斑腹鹀的數量在80—100只,據估算是當時栗斑腹鹀分布數量最大的區域,2009年北京觀鳥會開始進入此地,也開始了對栗斑腹鹀的調查活動。連續幾年進行了樣線調查,估算目前該繁殖地栗斑腹鹀數量在50只左右。
為了更好地加強對栗斑腹鹀棲息地的保護,中旗政府去年對這一地區的10000畝山杏林地進行圍封,圍封長度15000米,使這一地區得到了較好的封育保護。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也經常派出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對這一地區進行管護和觀察,對前來這一地區進行拍照、考察的人員進行溝通管理以及這里的日常管理維護。
據了解,栗斑腹鹀是我國的特有種類。栗斑腹鹀分布區狹窄,近年來,由于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已從絕大部分歷史分布區消失,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鳥類。據調查結果顯示,栗斑腹鹀種群已從絕大部分歷史記載的分布區消失。目前已知的栗斑腹鹀繁殖種群分布于內蒙古扎賚特旗的圖牧吉和馬鞍山、科右中旗的西日嘎和新佳木、吉林省鎮賚縣大崗林場。栗斑腹鹀在已知分布區內的估計數量不超過250只,且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
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與國際鳥盟亞洲部官員一行就如何保護好栗斑腹鹀棲息繁殖地同國際觀鳥會官員進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建立保護小區、加大保護栗斑腹鹀宣傳力度和力度,呼吁更多的保護研究組織關注栗斑腹鹀,建立栗斑腹鹀保護網絡等對策來更好的開展保護工作。
作者唐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