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城市開發建設的各項利益博弈過程中,濕地破壞和減少呈加劇之勢。昨日,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到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的馬尾、長樂區域,深入了解濕地的保護情況。
互花米草入侵
去年6月,閩江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長樂區域)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去年10月該保護區獲評“中國十大魅力濕地”,這個保護區是候鳥遷徙的驛站地、越冬地和庇護所。
記者昨日隨檢查組走進這個魅力濕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入侵最明顯的危害就是擠壓灘涂上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間,還會堵塞潮溝,危害魚類、底棲動物、鳥類等。”閩江河口鳥類監測站的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為了保護濕地及濕地內的鳥類,保護區與互花米草的“戰爭”從未停止。2008年以來,保護區管理處通過圍堰水淹法、人工挖除治理互花米草100多頃。“治理互花米草非常頭疼,其生命力非常旺盛。即使保護區的互花米草得到遏制,但保護區外的互花米草如果沒有處理,海風一吹,種子飄過來,又會長出來。”上述人員介紹。
人為因素破壞
除了互花米草的侵害,一些人為因素也影響著濕地的保護。“海漂垃圾很多,總是清理不了,平均每兩天就要清理一次。”清潔人員介紹。在長樂市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圍的污水又黑又臭。
“今年5月,由于養殖戶的保護意識不夠,保護區安排實驗區種植木麻黃與原生植被時就受到了一些養殖戶的阻撓,甚至被圍攻毆打導致無法實施。”長樂市政府負責人介紹。馬尾區政府負責人也介紹,區里多次組織專項行動,驅趕、打擊亂捕濫獵違法犯罪活動。除了上述兩個保護區,一些地方還存在重項目開發建設、輕濕地資源保護的情況。
健全濕地保護執法體系
事實上,《福州市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規定了在保護區范圍內的禁止行為。但實際上,由于保護區缺乏專門的執法隊伍,導致《辦法》中制定的懲罰性條款無法得到貫徹落實。
“將建立健全濕地保護執法體系,堅決遏制隨意侵占和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市政府負責人表示,對在濕地管理和保護中,措施不力或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堅決予以追究責任。
據了解,此次執法檢查后,檢查組將會形成執法檢查情況報告提交本月下旬召開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我也說兩句 |
![]() 打醬油的路過了呵呵,飄了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