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銘很滿足現在的生活:離家僅500米就是他工作的種植基地,1個月可賺2000元工錢,拔草之類的輕體力活父親也可以干,兩人加起來收入可觀。重要的是,家門口就業,顧家賺錢兩不誤。
最近,我省專門就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出臺實施意見,五年決戰同步全面小康,脫貧攻堅戰正酣。在胡俊銘的家鄉——奉新縣澡溪鄉,一幅省級貧困鄉奮力脫貧的生動畫卷正向外人徐徐攤開,連日來,記者進深山、訪農戶、看產業,將目光投向那山那村那人……
澡溪鄉“九仙農業”
梯田谷景區主打高山梯田有機產品。
九仙皇菊種植基地。
現狀——
省級貧困鄉與國家級生態鄉鎮
一條昌銅高速,讓奉新縣變成了南昌“后花園”。從南昌紅谷灘新區出發,上昌銅高速前行40分鐘,在上富出口下高速,沿著省道寺棠公路再走10分鐘,就到了澡溪鄉——其位于南昌1小時經濟圈內,群山環抱,典型的山區。
對南昌人來說,澡溪鄉不遠,卻容易給人一種遠方的感覺。行走澡溪,滿目蔥蘢,這個地處奉新、靖安、修水三縣交界處的“世外桃源”,有九云嶺、白云峰、龍須巖等海拔上千米的山峰,有被譽為“植物大熊貓”的紅豆杉,有高山梯田,也有小橋流水……
澡溪是省級貧困鄉。山坡起伏,山多地少,種莊稼沒啥收成,當地百姓靠山吃山,毛竹一度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不少人還在貧困線上掙扎。
澡溪又是國家級生態鄉鎮。這里美麗的田園風光,讓無數外地游客心醉。用奉新縣九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賴達森的話說,澡溪山好水好空氣好,堪稱“天然氧吧”,是個“吃生態飯的好地方”。
出路——
“九仙皇菊”衍生20萬元勞務收入
賴達森吃“生態飯”,并沒有停留在嘴上。2013年,他帶頭成立了“九仙農業”,名字來源于當地知名的原生態溫泉九仙溫泉,公司利用澡溪鄉境內的高山梯田,主打有機皇菊、有機稻種植。
“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有機就是生態。”賴達森說,公司種植的有機皇菊品種經過了精挑優選,長勢在考察過的幾個地方中是最好的,甚至比引種的地方還要好。他將其中“奧妙”歸結于幾個方面:其一,澡溪空氣好;其二,當地沒有任何工礦企業,土壤沒有半點污染;其三,水源好,山泉灌溉;其四,高山梯田種植,皇菊品質能達到上乘,這和海拔也有關系。
在“九仙農業”的展示廳內,賴達森指著一盒盒包裝精致的“九仙皇菊”說,走生態農業這條路走對了,這些皇菊銷路很好,很受來澡溪游玩的客人歡迎,很多人都會買幾盒帶回家,價格為698元一盒的大師級皇菊已經賣斷貨了。“我們還開通了電商平臺,網上也賣得挺火,很多上海人買。”他說。
賴達森說,公司2014年開始進行有機皇菊種植,從最初的60畝發展到現在的200畝,1年需要請兩三百人拔草、栽種等,來做事的村民大部分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務收入加起來超過20萬元。
“九仙農業”有機稻種植面積已達到2000畝,采取“公司 合作社 農戶”形式,正帶動很多農戶脫貧致富。
“給錢給物,都不如給一條脫貧的好路子實在!”采訪中,澡溪鄉鄉長龔新向記者感嘆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脫貧攻堅中,“造血”很重要,最關鍵的還是要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富民產業,“九仙農業”在有機稻種植上,輻射帶動效應特別明顯,一把把受市場歡迎的有機米,寄托著當地百姓脫貧的希望。
農戶——
家門口就業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澡溪人韓梅芳就因有機稻改變了生活。以前,他在奉新縣城的一家企業打小工,每月收入除去吃飯、租房,就只剩幾百元,日子過得艱辛。去年,聽說家鄉很多人都在種有機稻,他找到“九仙農業”,開始在地里“掘金”。“種子和技術都是九仙農業公司提供,我只要管種植就行了,銷路也是公司管,完全不用發愁。”韓梅芳說,去年家里靠種有機稻增收了1萬余元,接下來他還打算擴大種植面積。
胡俊銘則在“九仙皇菊”上嘗到了甜頭。“離我家僅僅500米,就有一個種植基地,相當于在家門口打工。”他說,每年3月到年底,都可以在基地做拔草之類的輕體力活,1天勞務收入80元,他和父親1個月分別能賺2000元左右的工錢。而且,工作時間也很有規律,吃完早飯出門,中午回家吃飯,然后在基地工作到下午5時,“不會耽誤家務事和家里的農活。”
“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強多了。”這個漢子說,人在外面打工,心是不踏實的,因為老人、孩子都在家里,現在好了,既能顧家又能賺錢,感覺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思路——
守住綠水青山“錢景”會越來越好
在澡溪,靠生態、靠高山梯田帶動農戶脫貧致富的不僅僅是“九仙農業”。省道寺棠公路邊,一塊“奉新縣梯田谷景區”的牌子格外醒目,打造“梯田谷”的奉新縣經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幾個股東,全是澡溪人。股東之一韓遠淼說,公司主要就是在高山梯田上做文章,從事高山梯田有機稻、有機蔬菜種植,并進行高山梯田的旅游開發。
“梯田谷”里,梯田層疊,流水潺潺,水碓、礱磨等傳統農具散落其間,別有韻味。“我們這個地方的一大特色就是游客可以免費體驗,自己用農具磨米。”韓遠淼說,這種生態農業體驗模式很受游客歡迎,接下來公司還將增添體驗設施,并且將游步道延伸到高山梯田,“讓游客們看看不容易生蟲的高山梯田米是怎么種出來的。”
關于未來,賴達森也有很多考量。他說,“九仙農業”正與上海、廣東的一些大型超市接洽,計劃在有機產品上推出“訂單式種植”,進一步擴大銷路。同時,還準備引入“眾籌”概念,農戶以地入股,參與分紅,這樣公司發展會更快,也能帶動更多人脫貧。
澡溪是客家人聚集地,南瓜干、筍干、黃瓜干、茄子干等客家風味的美食,很多游客吃后都說好。“現在這些食品只是百姓家里用來招待客人的,沒有形成規模和品牌,我們也可以搞食品加工,推出旅游商品。”在賴達森、韓遠淼等人看來,在澡溪做生態農業,還只是剛剛起步,只要守住家鄉的綠水青山,“錢景”肯定會越來越好。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