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2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濕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一主題旨在提升公眾意識,揭示城鎮濕地對可持續城市的未來有重大貢獻。
海珠濕地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央濕地,經過五年建設時間,從飽受侵蝕、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到“具有全國引領示范意義的”國家濕地公園,再到“打造全國最好、全球標桿性城央濕地”,展現了廣州市、海珠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果,完美詮釋了濕地與特大城市和諧共生的美麗新圖景。
因此,今天在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舉辦了2018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以城央濕地典范詮釋可持續發展城鎮未來,彰顯生態文明建設繁榮景象。
國家林業局李春良副局長、國際濕地公約秘書長烏瑞格女士、廣東省人民政府顧幸偉副秘書長、廣東省林業廳廳長陳俊光及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相關領導等出席大會。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王志高主任主持了此次活動。廣東省人民政府顧幸偉副秘書長在活動上致辭。
出席活動的嘉賓還有:
外交部、國家發改委等中國履行濕地公約國家委員會成員單位的領導、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的領導,國家林業局有關司局、直屬單位領導, UND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WF(世界自然基金會)、WI(濕地國際)、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等駐華機構代表,16個省(區、市)新指定的國際重要濕地代表和2017年驗收通過的國家濕地公園代表,阿拉善see公益機構、紅樹林基金會、中國濕地保護協會等社團組織和相關企業代表。
國際濕地公約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發言(左一)
烏瑞格秘書長講到:
從全球來看,我們發現城市擴張和城鎮人口增長是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當城市擴容壓力增大,濕地是最容易被蠶食的。它們經常被當做荒地來傾倒垃圾,或者改做其他用途。然而,如果我們能保護并可持續地合理利用,城市濕地可以為城市貢獻許多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它們是寶地,不是荒地,因此,我們應該把它們整合到城市發展和管理規劃中。
國家林業局李春良副局長表示:
國家林業局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強化濕地保護與恢復”的要求,采取更有針對性、力度更大的措施,加強濕地保護管理。
精彩環節
公布2017國際重要濕地及通過驗收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
當天活動宣布2017年新認定的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名單和2017年通過驗收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并為新晉國家濕地公園代表授牌。
2017年,共有8處濕地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84處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意味著我國的濕地保護工作再邁一步新臺階,濕地保護建設工作走向國際化標準,濕地保護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大批濕地得到有效修復、保護和合理利用,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生態保障。
發布并宣讀《強化濕地保護 建設美麗中國倡議書》
活動現場發布強化濕地保護美麗中國建設倡議,獲得海珠濕地社會活動特別參與獎的中外青少年代表宣讀倡議書。
海珠濕地作為全國濕地公園標桿,已初步形成國際影響力,吸引各國朋友遠道而來,國際友人也對廣州市的認同感愈發深厚,越來越多朋友選擇定居在廣州。各國青少年在海珠濕地對外宣傳服務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是濕地導賞、觀鳥等系列活動的新生代主力軍,同時青少年也是海珠濕地科普課程、生態理念最重要的接收者、受益者。
此次倡議借助廣州國際化大都市平臺,以青少年的視角,詮釋濕地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系,傳播中國濕地保護理念,攜手世界各國濕地共促合作發展,呼吁全人類積極行動,保護濕地資源。倡議提出:讓我們做濕地保護的傳播者,走進濕地,學習、宣傳濕地知識;做濕地保護的行動者,親身實踐、參與濕地保護行動;做濕地保護的探索者,思考、研究更有效率的技術和方法,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宣告成立全國首個綠色聯盟基地
海珠濕地與阿拉善SEE基金會交換合作共建中國濕地綠色聯盟意向書
海珠濕地與阿拉善SEE基金會交換合作共建全國首個綠色聯盟基地意向書,攜手基金會參與保護綠色濕地,融聚更多社會力量共建聯盟基地,形成保護建設集群效應,讓更多生命參與共創美好海珠濕地。
綠色聯盟基地將充分利用海珠濕地生態資源、周邊物業資源和社會組織、企業資源,開創國家濕地公園合理利用新典范,打造生態產業集聚群,實現產、學、研一條龍發展,豐富廣州產業形態,促進海珠濕地品牌國際化,提升海珠濕地對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貢獻。
召開中國履行《濕地公約》國家委員會第七次會議
中國履行濕地公約國家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世界濕地日下午召開,國家林業局、外交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委員會成員單位代表出席會議。會議將通報近三年來我國濕地履約工作的進展,討論濕地履約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按照十九大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履約工作,共商濕地發展大計。
“強化濕地保護,建設美麗中國”成就展
嘉賓一行聽取海珠濕地建設成果的經驗介紹
舉辦“強化濕地保護,建設美麗中國”成就展,展現近年來中國濕地保護取得的實效。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我國初步走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濕地保護道路,向發展中國家展示了一條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成功之路,為推動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事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我國濕地保護取得的巨大成績,彰顯了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有力地提升了我國國際影響力。
自然藝術展、科技展等彰顯濕地科普魅力
開展濕地自然藝術展、濕地科技展及自然課程等活動。參加海珠濕地自然學校課程的小朋友將利用木頭、樹枝、竹竿、磚瓦等各類廢棄材料于園區各處搭建形態各異的生態塔,吸引青蛙等小型兩棲動物及各類昆蟲前來棲息,為市民朋友展示自然藝術行為。
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搭建昆蟲旅館
活動現場還將進行濕地水監測、水處理設備展示,其中不乏高科技技術,如無人船、無人機,并有工作人員進行現場解說,為大家帶來科技盛宴。活動當天還將開展觀鳥等自然教育課程,讓市民體驗自然科普魅力。
知識鏈接: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孕育了中國野生動植物資源,提供了豐富多產的物產,是“生命的搖籃”。濕地是城市文明的發源地,城市的形成、發展以及市民的飲食起居與蘊含水資源的濕地息息相關。城鎮濕地發揮著洪水控制、水源供應、廢物處理、綠色空間和生計來源等多種功能,是城市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承載著城市豐厚的人文積淀,為宜居城鎮創造條件。
廣州,可持續發展城鎮的典范
良好的城市濕地生態系統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與生產環境質量,同時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廣州對濕地發展做出不懈努力。2018年1月份《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正式頒布,將于2018年7月1日施行,對進一步加強規范濕地保護管理作出明確規定。目前廣州已擁有19家濕地公園,未來還將大力推進多類型、多層級、多功能的濕地公園建設。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