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可以調節局地小氣候,對毗鄰的地區具有增濕降溫的作用,這種現象被稱為“冷濕效應” 。如蒙新高原的博斯騰湖,由于湖水的調節,湖區的氣候與離湖較遠的地區有明顯的差異。湖區氣溫變化較為緩和,濕度和降水增加。據統計,整個焉耆盆地的夏季溫度比臨近的庫爾勒、蔚犁地區低1 ~ 7℃。湖周圍的相對濕度均大于庫爾勒和蔚犁地區;相對濕度 30%的干燥日數明顯少于庫爾勒、蔚犁地區,而相對濕度 70%的濕潤日數則明顯多于這兩個地區。如果濕地發生大面積的退化,就會直接影響局地小氣候。如博斯騰湖濕地,隨著湖面的萎縮,氣候效應也明顯地減弱,附近的小氣候趨于干化,附近的春小麥原來很少發生干熱風災害,現在則時有發生,以致于影響春小麥的收成,而且大湖周圍還出現了數十公頃沙荒裸地,成為風起揚沙的地區。
若爾蓋高原濕地區的地溫明顯低于非濕地區,而且周邊濕地越少的區域, 地溫越高, 這表明濕地的制冷作用對周邊區域的影響非常明顯。對于濕地地表溫度而言,若爾蓋縣草甸的地表溫度最高值最大,季節淹水濕地次之,常年淹水濕地最小;但該區濕地的地表溫度最低值的大小次序則相反。這是由于常年淹水濕地和季節淹水濕地中的過多水分的調節作用所致。因此,如果對濕地進行排水疏干退化為草甸后將加大排水區地表溫度的日較差,甚至在夏季也可引起霜凍,對植物生長會帶來不利影響。濕地近地層日平均氣溫主要受制于下墊面的溫度變化。常年淹水濕地受上覆水體調節白天增溫和夜晚降溫速度慢,而季節淹水濕地和草甸濕地的增溫和降溫速度則相對較快。所以,水分條件對于濕地的制冷和保溫作用非常重要,常年淹水濕地一旦轉換為季節淹水濕地或草甸后, 濕地的制冷作用會減弱 ; 若濕地被挖溝排水后,濕地的制冷作用也會隨之消失。若爾蓋高原濕地的蒸發量均高于濕地周邊地區,約是其 2 ~ 4 倍。由于蒸發量越大,近地氣層中的相對濕度越大,因此常年淹水濕地近地氣層的相對濕度最大,高達 96%;草甸濕地次之;濕地周邊區域最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