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早上8點30分到下午6點,“綠色嘉陵”服務隊赴黃牛鋪鎮東河橋村綠地圖繪制活動初步完成。
2010年,WWF攜手合作伙伴和相關專家共同開發了中國首套針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綠地圖標識體系?!熬G色嘉陵”服務隊將這一體系理念運用到了實踐之中。以濕地綠地圖為切入點,向更多公眾闡述人與濕地的關系、宣傳濕地保護的重要性,傳遞自然之美?!熬G地圖”(Green Map),是用一套世界通用的圖示在地圖上清楚地標示出環境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態與文化景點。它創始于美國的志愿者活動。2010年的濕地使者行動主題為“綠地圖詮釋濕地之美”,旨在通過綠地圖這一形象化的手段,闡釋濕地之美和濕地功能。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7月22日早上,“綠色嘉陵”服務隊的“綠地圖繪制活動”正式啟動。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但負責外出考察地形位置的隊員們并未被雨嚇到,大家撐傘冒雨出行。在明確的分工下,隊員們對道路、商店、公測和衛生所等地點,尤其是對人工湖風景區、污水處理站、以及垃圾掩埋場進行了綠色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本次活動采取邊考察邊繪制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小朋友也加入到了這個活動中來,孩子們的豐富的想象力和熱情將這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最后,隊員們對草圖進行了修改、細化和潤色,并將利用專業的繪圖工具軟件在電腦上形成綠地圖的電子版,制作詳盡電子綠地圖,供黃牛鋪鎮政府與東河橋村村委會使用。“綠色嘉陵”服務隊希望通過綠地圖幫助當地居民從生態的角度了解濕地環境,以更好地保護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