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林業局、杭州日報和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辦公室聯合主辦的2019年中小學生自然筆記大賽總結活動,在西溪濕地公園舉辦?;顒赢斕欤鬓k方相關負責人和400多名中小學生代表到場互動。
今年4月,2019年中小學生自然筆記大賽正式啟動,經過8個多月的持續推進,共吸引了158所中小學校、3萬多名中小學生參與其中,并有所得。最終,大賽主辦方收到了5000余幅參賽作品,這些作品有的描繪的是日常生活場景,有的記錄的是一種植物的生長故事,有的記錄的是氣象風雨變化,有的記錄的是昆蟲的脫殼過程……經專家組評審,最終,評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 6名、三等獎8名、優勝獎25名、優秀指導教師獎15名、優秀團隊獎16個和自然筆記大賽Logo創意設計特別獎1名。
當天的總結活動現場,對獲獎的個人和團體進行了頒獎。
自然筆記不是簡單的繪畫創作
觀察、記錄并有所得更重要
活動當天,西溪濕地公園周家村碼頭浙江生態紀念雕塑前的區域被布置成了自然筆記作品展示區,獲得2019年中小學生自然筆記大賽的一、二、三等獎的18幅作品,都被放大擴印,擺放在這一區域的樹林間。
來自杭州勇進實驗學校的章樂妍獲得了一等獎,看到自己作品時,她激動不已。章樂妍的作品以組圖形式記錄了向日葵、鳳仙花、蟬、荷花的成長過程或生活習性。在專家評審階段,評審老師們就對章樂妍的細致記錄印象深刻。那么,這些細致記錄是怎么來的呢?
“沒有訣竅,就是觀察。”章樂妍說,“就拿向日葵來說,種子是老師發的,我把它種在了陽臺上的花盆里。前幾天,向日葵一直沒有發芽,我還以為它已經死了。一天早晨,我驚喜地發現一根小芽破土而出,但是它的殼還沒有完全掉掉呢。我趕緊拿出紙和筆,認真的畫起來。”章樂妍說,隨著向日葵越長越大,變化也越來越多,有時候她做自然筆記一寫就是幾個小時,“我覺得觀察大自然,實在太好玩了!”
確實,自然筆記大賽比拼的并非繪畫技巧,評審老師更關注的是作品本身能否準確反映孩子在觀察、記錄大自然并有所得。比如一等獎作品組圖《紫藤花》之所以能受評審老師欣賞,原因就是,“這一套自然筆記的細節記錄及表現非常多,從植株的整體形態到花、葉、果實,生長習性以及開花觀察情況等都有涉及。科學的內涵與藝術的表現手法把握的恰到好處,”自然筆記導師陳鈺潔笑著說,“作品上還有一些個人的思考及理解,相信這位同學在相關物種資料搜集中也是下了功夫的。”
創作自然筆記的氛圍越來越濃
不能讓孩子們患上“自然缺失癥”
在社科界,有一個名詞叫作“自然缺失癥”,并不是醫學上的診斷性疾病,而是一種社會現象,最早由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作品《林間最后的小孩》中提出,描述的是現代城市兒童與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少,甚至與大自然完全割裂,從而導致了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對于造成“自然缺失癥”的原因,較為統一的認識是父母阻礙兒童在戶外玩耍、可供玩耍場地的減少以及電子產品的日益盛行等。
從原因入手,我們其實能夠找到有效避免“自然缺失癥”的方法, 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們接觸大自然、觀察大自然,這也是大賽主辦方的心愿。為此,活動當天,主辦方特別設計了“聞汁液猜香草”、“蝴蝶鱗片的秘密”、“昆蟲大世界”、“貝殼萬花筒”、“涂鴉大自然”等主題為“自然大冒險”的互動游戲,通過“自然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利用大自然的材料,在大自然中創作。
讓人欣慰的是,自然筆記大賽進入到第三個年頭,在杭州的中小學校里,創作自然筆記的氛圍的氛圍越來越濃。杭州保俶塔申花實驗學校、杭州留下小學、杭州時代小學等多所學校,已經把創作自然筆記作為學校的學習計劃之一了。杭州勇進實驗學校還將學生往年的參賽作品做成了明信片用做傳播。
為了讓孩子們更多的接觸大自然,為自然筆記大賽創作積累素材,在歷時8個多月的活動中,主辦方還先后舉辦了“蝶戀花”、“青蛙奇遇記”、“螢火蟲大探險”、“餐桌上的濕地植物”、“空氣大冒險”、“飛羽尋蹤”等多堂戶外課,吸引了親子家庭、假日小隊參與,每次授課,參與的孩子都對觀察和記錄抱著極大的熱情,紛紛向授課老師討教各種觀察的方法。
我們都希望,大自然能在孩子們心里,觀察、記錄大自然能成為孩子們的日常。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