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鳽 Gorsachius magni?cus;White-eared Night Heron
也叫海南虎斑鳽,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世界瀕危物種。體長 60 ~ 65cm。體肥胖而粗短,頸部和腿也比較短,外形與典型的鷺類明顯不同。眼先和脛下部裸露,站立和飛行時也將頸部收縮,但沒有鷺明顯。黑色的嘴較為粗短,嘴的基部和眼先為綠色;頭部暗栗色,眼后有一條白色條紋向后延伸至耳羽上方。上體的羽毛為暗褐色,頦部、喉部和前頸為白色,中央有一條黑線直通到下喉部;頸部的兩側具有棕紅色的斑紋,前頸下部中央為暗紅褐色,兩邊為黑色,其余下體均為白色;胸部及體側雜有灰粟色的斑紋,腳為綠黑色。
主要棲息于亞熱帶高山密林中的山溝河谷、水庫和其他有水域的地方。夜行性,白天多隱藏在密林中,晨昏活動和覓食,在繁殖期有時整個夜里進行捕食育雛。以小魚、蛙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主食。繁殖期間雌雄鳥嚴格配對,一般親鳥傾向于舊巢繁殖,兩鳥共同筑巢,巢大多為圓盤狀。巢材一般為細枝,內鋪上柔軟的松枝樹葉等。繁殖期一般在 4 ~ 7 月,每窩產卵 4 ~ 6 枚。雌雄交替孵卵,卵淡綠色夾雜白色斑點,幼鳥 60 天左右離巢。
海南鳽的數量非常稀少,分布區域也十分狹窄,目前已經處于極危狀態。是我國特產的鳥類, 僅在海南、 廣西、 福建、安徽、湖北、浙江等地的少數幾個地方有過分布記錄,目前只在廣西南部、廣東北部的車八嶺、江西南部的九連山和浙江西部有分布記錄。有關專家分析,海南鳽的瀕危程度可能更甚于朱鹮,稱之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