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 動物觀察組下湖記錄
在確定了以西洞庭湖生物多樣為綠地圖制作的主題后,作為物種多樣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動物的種類和分布在綠地圖上的展示顯得異常的重要。下湖走訪、觀察是我們這次綠地圖制作的重要環節。今天我們便是踐行這個步驟,實地了解西洞庭湖的風貌和動植物的種類、分布狀況。在嚴謹的分工下,動物觀察組結合西洞庭湖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以鳥類為主,其他動物為輔;以重要觀察點為線索,分別記錄觀察的思路指導下湖走訪的有效進行。
鳥島
這是一個神秘的未被開發的島嶼,生物多樣性保存得較好。島四周長滿了高大喬木和蘆葦,中間是一個林間沼澤,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隱蔽性較強,使得這里成為鷺鳥的天堂,不下500只的鷺鳥在此棲息、筑巢、覓食。白鷺、夜鷺、池鷺不時發出“撲騰撲騰”的聲響,似乎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他們是這里的主要居民。當然,林子里也偶爾會飛出幾只山斑鳩、灰喜鵲和八哥。林子上空則有數十只須浮鷗在盤旋,但他們從不停上樹枝,整個島嶼都充滿了鳥叫蟬鳴。其他動物則發現了蛇和蜘蛛,蜻蜓群飛于周圍的水域。
青紗帳
這里有著萬畝蘆葦叢,生長著中國最好的蘆葦,為眾多的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的場所。粉白的蝴蝶、赤紅的蜻蜓自由的飛舞著,兩只八哥大膽的停在觀景臺上,螞蟻趕忙著尋找食物,葦叢中不時飛出幾只麻雀。在充滿享受的自然體驗中,安靜的蹲在蘆葦叢里,可以聽到野鴨的“嘎嘎”聲,斑鳩的“咕咕聲”,還有一只普通翠鳥從眼前疾馳而過,在水中劃出美麗的倒影。站在觀景臺上俯視整個青紗帳,微風掃過,綠浪起伏,幾只白鷺、須浮鷗飛出青紗帳,
詮釋著“碧波萬頃數點帆”的神韻。
圍網養蟹區
這里是西洞庭湖最大的養蟹區,一根根竹竿和圍網將湖面圈得支離破碎。圍網里的楊樹上群蟬鳴唱,邊界的一顆楊樹枝上飛來一只灰喜鵲。深水區里必然有著無數大閘蟹的蹤跡和龍蝦的蹤跡。在這里不得不提到圍網養蟹的巨大生態危害,養蟹區水草不生、物種單一;生物多樣性脆弱;由于投餌過剩,水體極易富營養化;特別是野生魚類資源遭受巨大的破壞,濕地的生態旅游功能受到侵害。
萬畝黑楊林
這里是西洞庭湖區里最大的歐美黑楊種植區。眾多的楊樹為無數的蟬提供了居住的場所。由于楊樹林下被水淹沒,無法觀察到任何的野生動物。不過兩只池鷺的出現讓我們大為驚喜。樹林里一位漁夫駕駛著一只小舟穿梭在楊樹間,驚起了幾只灰喜鵲和山斑鳩。和圍網養蟹一樣,楊樹在湖里的大量種植也是西洞庭湖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挑戰和威脅:水鳥棲息地破碎化,其他植被逐漸消失,魚類產卵地遭受破壞…….
楊幺水寨
這里是西洞庭湖最具特色的一處人文景觀,極具歷史文化韻味。其正前方是一片寬闊的湖面,5只須浮鷗飄逸的飛翔在水面上,3只白鷺停在水里露出頭頂的垂柳上等待覓食的機會;柳條深處躲藏著一只夜鷺,靜靜地等待著夜幕的降臨;四五只肥胖的山斑鳩停靠在寨上的旱柳上;下面是兩只家鴿在散步,水杉上傳來喜鵲的叫聲;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在這里展現的淋漓盡致。
楊幺打靶臺
這里是沅水和澧水的交匯入湖處,因漁業資源的豐富而吸引了很多鷗鳥和游禽來此活動。十字形的打靶臺上,數只漂亮的雉雞在瀟灑的行走著,靠水的草叢里休憩著十來只小,水上還有一只小在歡快的游動著;數十只須浮鷗飛翔在寬闊的水面上空,不時的緊盯湖面,尋找食物,當然也有一兩只普通燕鷗的出現;一只宗雀伯勞疾飛于空中,搜尋獵物;被水淹得只剩1/3的葦叢頂立著一只普通翠鳥,上空盤旋著數只覓食的白鷺;這里是鳥類的樂園。
烏帆工作室(監測點)
這里是《八百里洞庭我的家》的拍攝基地,分布著廣闊的蘆葦蕩。一路上不時地可以看到須浮鷗飛翔在空中,總計幾十只;蘆葦蕩里也不時飛出幾只白鷺;一條漁船迎面劃過來,船的兩側停滿了鸕鶿,水面上低飛著各種顏色的蜻蜓;工作室前面的孤島上有一座廢棄的民居房。數百只白腰燕歡快的圍著樓房飛舞,好一幅活潑美麗的畫卷。
半邊湖
這里是西洞庭湖珍稀鳥類的棲息地,一般是冬候鳥在此活動,像黑鸛、東方白鸛、白鶴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就是在這里棲息。當然這次我們也發現了像須浮鷗(17只)、普通燕鷗(3只)、小(5只)、大麻千千鳥(1只)、池鷺(2只)、夜鷺(2只)、白鷺(7只)等常見的鳥類。由于現在是夏季,水位比較高,大部分灘涂、沙洲都被淹沒,所以能見到的鳥類還是比較少,更沒有珍惜物種的出現。
龍王湖
這里是西洞庭湖重要的鳥類棲息地,設有鳥類觀察點,同時這里魚類資源十分的豐富,是漁民捕魚的主要活動區域。我們在觀察點旁的小島停船上岸,這是一個由田螺殼堆積而成的島嶼,極具特色,像海洋中的珊瑚礁。不過小島被水淹得差不多了,島上有一幢民房,有人居住,主人養了幾只雞和一條狗。旁邊的楊樹林,有灰喜鵲(2只)、山斑鳩(2只)、八哥(2只)等林鳥在活動。在水道兩旁,我們觀察到了3只白鷺、2只池鷺以及一只雌性的雉雞。
小滄浪嶼
這里是靠近岸邊的一片島嶼,有眾多的涉禽再此活動。天空中飛翔著數十只須浮鷗和3、4只普通燕鷗,堤岸邊有4只水牛在淺水里洗澡,以驅逐燥熱。水牛周圍有幾只白鷺在覓食,八哥則肆無忌憚的停在牛背上,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畫卷。
鴛鴦綠島
這里是西洞庭湖湖區里鷗鷺覓食的天堂,它由兩個島嶼組成,故稱鴛鴦。這里最佳的觀鳥季節是春秋,那個時候水位比較低,成百成千的白鷺活動在灘涂沙洲上,白茫茫的一片,蔚為壯觀。現在這里已經被水淹得只剩頭頂了,但也有數十只的白鷺在上面活動,似乎舍不得它們的樂園。當運輸船駛過時,驚起了這一灘白鷺,和著天空中飛翔的須浮鷗,組成了一幅鷗鷺齊飛的美麗畫面。
西洞庭湖最顯著的特點是:漲水為湖、落水為洲。由于長江上游流域連降暴雨,三峽水庫被迫大規模瀉洪,導致洞庭湖水位一漲再漲,很多灘涂、沙洲、島嶼、楊樹林被淹沒,大部分鳥類的主要棲息地沉于水中。加之洞庭湖區域的夏侯鳥只有60多種,很多都是生活在淺水區的涉禽。所以我們此次下湖并沒有記錄到特別多的鳥類數量和種類,其他野生動物也及其稀少。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