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波洼村摩梭族家訪是阿扎帶路。沿著瀘沽湖落洼后龍山的小道,一邊是清澈碧綠的瀘沽湖,一邊是叢林茂密的山崖。走走拍拍,阿扎早就在前面竄得沒影了。這個10歲的摩梭族小姑娘是采蘑菇能手,一路上像只靈巧的小鹿,在山巖樹林間爬上跳下采了許多蘑菇。阿扎給我們說了許多有趣的事。她說在前面的草叢里看到一對雙胞胎蘑菇,它們還太小,她把草叢掩好,讓它們再長大一些。又指著遠處山崖下的深洞,說她和哥哥在山上放羊,下雨天,他們就在洞里避雨寫作業。后來,阿扎采了許多格桑花,做成美麗的花串,跑過來,說是送給我。送給L的卻是一把掃帚草。
從落洼到波洼也就是3公里的路程,但我們在山路上邊走邊拍,用去了大半天。沿山路上上下下,又轉過幾個水灣,阿扎指著山谷下面的一個小村落說,波洼到了。
這是一個只有6戶人家的摩梭族小村莊。它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湖的山谷里。村落掩映在綠色的樹林間,周邊是大片的包谷地,村前湖邊,三兩豬槽船橫斜水面。
下到谷底,穿過濃密的包谷地。我們要去的這家主人叫巴拉,四十多歲的漢子。進入院落,只見成群的豬、雞、狗們都在院里四處撒歡,整個院子就是一個大圈棚。小心掂著腳,別踩上滿地的豬糞雞屎。
屋子里面一片漆黑,只有地上的火塘在燃燒,照亮小小的范圍,似乎是在洞穴里。巴拉找來燈泡安上,燈亮了,才看清屋里陳設。這是典型的摩梭人祖屋,是一家人吃飯、拜神、祭奠與聚議的地方。全家人圍火塘而坐,火塘旁邊一張掛有布幔的高大木楞床,巴拉說這床也是他們的糧庫,說著掀起齊腰高的床板,里面盛滿了包谷粒。夜夜躺在散發清香的包谷上睡眠,夢也被包谷染成金色的了。靠墻的一側是灶臺和祭祀的臺柱,日久的煙熏火燎,一切都是黑黜黜的。把帶來的點心、酒送上。巴拉和他的妻子熱情把我們讓坐到火塘旁,幾個孩子在一邊嬉耍。
晌午,巴拉邀請我們吃午飯。屋角是落滿灰塵風干的整片豬,據說已經存放了3年,他們平時是不舍得吃的。巴拉拿著刀割下大塊白白的豬肉,用豬膘肉來招待貴客是摩梭人很隆重的規格。我們坐在火塘旁邊吃邊與巴拉一家閑聊。
巴拉和妻子孩子們居住在一起,顯然巴拉的家庭已不是摩梭的走婚形式了。游客到瀘沽湖,除了這里有高原的湖光山色,還有摩梭族的神秘走婚。來瀘沽湖的途中,車上的司機兼導游半真半假告訴:篝火晚會上,如果你看上哪一個摩梭族姑娘,跳舞的時候,在她手心挖三下,如果她也回三下,晚會結束時,你就可以跟她回家。頓時我們就打趣幾位帥哥,記住了,是三下,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司機又調侃,因為摩梭族的男人都是每天晚上悄悄到自己的女人家過夜,黑燈瞎火摸著去,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頂著逼人寒氣哆嗦嗦離開,所以是摸摸嗦嗦(摩梭)。聽得一車的游客大笑不已。
事先已經充分了解瀘沽湖摩梭人的婚俗習慣,但幾千年的父系社會文化在我們的思維里已樹大根深,僅從書本上得來的母系社會的知識,使我們顯得很蒼白。在里格乘船到媳娃俄島(湖心島),為我們劃船的摩梭人是一對中年男女。L無意間問,她是你妻子吧?男人立刻正色道,你不要亂講,我們是姐弟。弄得L大為尷尬,這才想起摩梭人的母系社會,男不娶,女不嫁,各自生活在自己母系大家族。所以男女在一起,大多不是夫妻,而是姐弟或兄妹。同樣,如果你看到一個男人領著一個孩子,也大多是舅甥關系。落洼“火塘”客棧的年輕主人思格向我們這樣介紹他的舅舅:這是我最親的親人。摩梭人是舅舅代替父親對姐妹的孩子實施教育的職責。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