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的湖區美景
7月18日,安徽省宿松縣人大常委會組織農工委調研組深入千嶺鄉、佐壩鄉和下倉鎮,對以船為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開展調研。
漁民上岸安居工程于2014年啟動,目的是為了切實解決以船為家的漁民的基本住房安全,共享居住地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同時,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緩解漁業資源過度開發,減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量,減輕水域生態環境壓力。宿松縣境內可養水面84萬畝,是全國優質水產品基地縣,宜漁淡水面積居全國第二、全省第一,豐富的淡水資源孕育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漁民,但是粗放的、掠奪式的索取對湖泊水體造成了影響,對濕地生態造成了破壞。為切實把珍貴的淡水資源保護好、利用好,實施漁民上岸安居工程既是國家部委和省市要求,也是推動宿松縣大湖改革、實現“人湖共生”發展理念的一項重要任務。
調研組一行了解到,宿松縣漁民上岸安居工程總戶數為1419戶,占安徽省任務的6%、安慶市的2/3以上,涉及9個鄉鎮40多個行政村、兩個省級農場,面廣、量大,居全省之最。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宿松縣委、縣政府高位推進,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和分管縣長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印發宿松縣以船為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實施方案》,根據以船為家漁民分布區域、作業區域現狀,充分考慮漁民意愿,以危房改造、公租房統購租賃、自購自建、新建漁民新村四種安置分類實施,并嚴格落實相關補助政策。截止2016年底,1419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已基本完工。
調研組指出,漁民上岸安居工程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政府主管部門和有關鄉鎮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切實做好漁民上岸安居工程的后續工作。要進一步加快漁民新村和集中安置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使漁民上得來、住得下;要盡快落實社會管理配套政策,統籌解決好上岸漁民的戶籍、子女上學和醫保、低保、養老、生活困難救助等社會保障問題,因地制宜解決好漁民的生產資料問題,保障漁民能發展、能致富。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