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雨清泉,宴場河在此發源,對于位于高疊洞瀑布附近的宴場鎮代河村陳銀組的村民與這片大自然孕育的神奇土地,我想只有生活在此的人們才能在日久天長的滋潤中一點一滴感受這里的精神,我們只能算是過客,從浮光掠影中感受它瞬間的光彩。對于他們,我們川農大所有濕地使者隊員能說的除了謝謝還是謝謝。

7月23日,去高疊洞瀑布實地活動的第一天,
我們把露營地選擇在了宴場河旁邊大眾露營點的空地上,當天午夜開始下起了暴雨,盡管帳篷有防雨罩,但是雷電交加的暴雨雨量讓防雨罩也經不起考驗,帳篷四周開始浸水,大家都沒睡著,心里面更擔心的是外面宴場河的水位或者會不會發生山洪,我們開始輪流值班,出來觀察水位。考慮到因為兩棲動物在下雨時活動更加頻繁,大三野生動物與自然區保護管理專業的黃耀華帶領的動物組3人決定打著防水手電出去附近看看,果然15分鐘后,他們便捕捉便鑒定出中華蟾蜍、黑斑蛙、綠臭蛙三種蛙類。
這時候凌晨
2點多鐘,陳銀組村民牟叔叔和阿姨打著手電,用包裝了幾把雨傘給我們送過來,關心我們有沒有淋濕,要不要搬到他們家去住。那個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面都暖暖的,凌晨下著那么大的雨,走了10多分鐘又窄又泥濘的山路。由于在牟叔叔那里確定像這樣大的雨一個晚上宴場河絕對不會漲到岸上來,又考慮到我們物品裝備太多,我們決定在原地堅持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雨還在下,但是小了很多,我們開始打包,雨濕透了全身,準備搬到牟家的二樓搭帳篷。高疊洞的民居二樓基本都是空著用來晾曬一些作物或者堆放雜物,為了不打擾他們的正常生活,跟阿姨說好,把吃飯時間錯開,等他們吃完,我們再借用廚房用自己的原材料來做。
(隊長家)
但是隨后的幾天里,每次活動回來之后阿姨都幫我們煮好了飯,做好了菜,等我們一起吃,而原材料都是用的他們家的。我們在牟叔叔家住了6天,在即將結束高疊洞實地活動的前一天,吃飯的時候,叔叔問我們“你們現在有沒有一家人的感覺了?”阿姨補充說道“其實就是一家人了嘛”,當時的心情是矛盾的,因為這樣的感覺是漂泊在外的孤獨群體找到了同一個家,孤獨有了寄托,那種寄托就像是每次深入高跌洞體驗考察疲憊之后最想回的就是這個家;隊長家為我們特意做的一大桌菜;訪談組每次訪談了居民回來都會帶回來一包像竹筍干或者土豆等,都是這些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送的;如果陳銀組的鄧老師給你一個梨子,你客氣不要,他會抓著你的手讓你拿。


(隊長家為了歡迎我們做了一桌豐盛的菜)


(在家里,等烤干的膠鞋)
他們熱情得像高疊洞瀑布那樣激烈,卻又清澈得像宴場河的流水。
臨走之前我們打算給牟家一點錢,就當我們的生活費,但是怕他們不會接受,前一天給他們家拍了全家福,特意叫兩個隊員下山去給他家的兩個孩子買了學習用品和像油這些必須的生活用品,把這幾天以來抓拍到的一些照片沖洗成照片做成相冊,隊員每人在相冊的封面和封底留了一句話送給他們,或許他們還沒有過全家福和這么多照片。7月30日走的那天早上,也拿了我們的兩件隊服給他們作個紀念,我們也只能用這些方式來表示我們的感激之情了。





(我還是最喜歡這張,雖然大家都笑場了)
(隊員祝輝與牟叔叔)
在回去的路上,馬上即將大三、大四的隊員都說“或許我們再也沒有機會來我們在高疊洞的家了。”
8月5日當我們在海子山高山濕地開展實地活動的時候,站在山頂看到對面山腳下的代河村陳銀組,看到隊長家、我們搭過帳篷的二樓、鄧老師家、還有那塊熟悉的標志性大石頭的時候,很想再回去看看,是不是牟叔叔又在準備背簍捕魚,四個可愛的小女孩又在爬樹互相涂著指甲油……
8月8日,我們沒想到再次來到了這里。因為我們一直想要回來解決那一種在巖壁上發現沒有鑒定出來的蛙類,順便也帶著世界自然基金會記者Fergus來看一下我們的另一個活動地。而那天哪知在密林里迷了路,當我們穿過密林、跋山涉水傍晚8點多鐘跨過宴場河,來到代河村陳銀組的時候,那些熟悉的村落模樣,讓我們油然而生的是一種家的情感,或許人就是這樣,在勞累受傷的時候會想到的是對你好的人和給你安全感的地方。一路上我們與陳銀組的居民打著招呼,“婆婆,我們又回來了”,那種感覺真的很親切。隊員們的腳步越走越快,都想快點走到牟家對阿姨說聲“阿姨,我們回家了。”
一路上我們給Fergus講著過去的時間里我們與高疊洞居民的故事,阿姨看到我們的時候,笑了出來,嘴里面一直說著“回家了,回家了……”,阿姨馬上拿出手機給還在高疊洞瀑布打魚沒回來的叔叔笑出聲的說著“濕地使者他們又來了,還帶了一個老外,把魚拿回來弄”當我給Fergus翻譯的時候,他笑了,呵呵,我們撤下沉重的包袱,脫下濕透的膠鞋……阿姨的小孩叫了一聲“青蛙笨蛋”,呵呵,我說“你還認識我們啊”,突然回頭想想也只是短暫的分別,卻感覺走了那么久。那天晚上9點多,阿姨做了一桌豐盛的菜,我們終于又一次能坐在一起吃飯了,快吃完的時候阿姨說“你們走了那幾天,一家人都不習慣,感覺清凈了好多,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你們今天來我們都高興,把這里就當家嘛。”

(牟叔叔給我們講關于高疊洞“喊雨”的傳說)
(宋奶奶給我們講了那塊神奇的大石頭)

( 這就是那塊神奇的大石頭 )

(我們在大石頭上排出了我們隊徽的形狀)

這就是我們在高疊洞的家,我們在后期的宣傳中還會回去。這是一種情感,他們讓你不會拘束,自由的與村民打著招呼,笑對每一個人,他們像對親人一樣對你,你也會想盡辦法幫助他們,在那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得到了最真誠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