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大理,回到大巴車上。導游熱情洋溢的介紹著即將到達的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就初具規模,已有 八、九百年的歷史。自明朝時,麗江古城稱“大研廂”,因其居麗江壩中心,四面青山環繞,一 片碧野之間綠水縈回,形似一塊碧玉大硯,故而得名。 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納西族占古城區及玉龍縣(即原麗江縣)總人口的57.7%。現在全國納西族人口總數大約有30萬人。納西民居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沿途上視線所能看到的民居真如導游所說。納西族人有一個傳統:女主外;男主內。女人在外面拋頭露面,辛勤勞作;男人在家里安享清福,悠然自得。女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全要想辦法掙來;男人開門七件事,琴棋書畫煙酒茶,都要玩得精到。一路走來,我們看到在田里干活的基本上都是女人,男人都哪里去了?下棋看書,當然也要想辦法去掙錢,但他們似乎又不把掙錢當回事。導游講到這里,笑瞇瞇地給我們講了一個關于納西族男人的故事:一個外地游客來到麗江逛古城,忽然看見前面一個納西女人背著的大花簍不斷的冒著煙,游客以為女人簍子里的物品著火了,于是他急忙端起一盆水沖著花簍潑過去,卻不料一個納西族男人在簍子里濕漉漉的探出頭來,游客才知,原來背簍里背的是女人的老公。車內一陣笑聲之后,男同伴們不約而同地說做男人就到麗江來。
車轉盤山道,暈車的我,仍舊想極力看好窗外的每一處風景。每一轉彎,我都禁不住心驚肉跳,不由得感嘆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一路上,盤旋而上的山路上,緩緩行駛的,多數都是如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就像一個龐大的車隊,開往麗江。
暮色開始的時候,車窗外的風景再也無法清晰看到后,終于開始昏昏欲睡。一覺醒來,車已經停下,導游告訴已經到了麗江。用完晚餐后,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去逛逛麗江古城。
吃完飯,約上幾個同伴,帶著數碼相機,摸索著去尋找麗江古城。夜色里的麗江,和一般的城市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街頭巷角,多的是賣圍巾的小商販。一邊走一邊打聽古城的路線,對于口音各異的吆喝聲,只是感覺新奇,沒有購買的欲望。轉過天橋,在一山水之間看見了一個巨大的頭像,于是招呼大家,逐一在頭像前拍照留念。忽然感覺,身邊的人多了起來,三三兩兩,成群結隊。看神情,一定都是和我們一樣來到這里觀光游覽的。大家正在猜測這里離古城還有多遠的時候,順著頭像走過去,看見了一個城門,城門左側一個大水車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無比肅穆莊嚴。我快走幾步,想要拍下水車。在鏡頭里,無意中看見城門右側城墻上的一幅字:中國麗江古城簡介。原來已經來到古城,顧不得招呼同伴,第一個走進了古城。
走入古城,左右兩側店鋪林立。石頭鋪砌的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花色鮮艷的商品,無一不讓我感到眼花繚亂。看到一個掛著“千里走單騎”牌匾的店鋪,不知道是做什么生意的。好奇心的驅使,我走上了臺階。迎面碰見一個老者,笑瞇瞇的告訴我說:別進了,這里好像是一個旅店。同伴齊笑,然后說,千萬記住導游說的話啊!我不明就里,只好笑笑搖頭。
走了一段路,同伴說找個出口回轉吧,古城很大,怕是一夜都逛不完。于是,找到一個小石橋,過了小河,來到另一條街上。這條街燈火通明,樂聲喧囂,歌聲陣陣。每一個店鋪都半敞開著。投眼望去,原來是一個個酒吧。酒吧門口身著民族服裝的服務員不斷地向過往的行人招呼著。我們沒有走進酒吧,而是在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房屋前,按動快門留下與夜色中的麗江古城的合影。我挑選了一個叫做“初見”的店鋪,請同伴拍了一張照片。初見的麗江古城,絕美的夜色街景,留在我的記憶深處,久久不可磨滅。
千百年的水車,轉動著人間的日月流年。巍然屹立的麗江古城,在現代的文明里,傳承著希望,也承載著麗江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故鄉的眷戀。我雖不是麗江人,但喜歡麗江。我是通榆人,更愛家鄉的一草一木。
我也說兩句 |
![]() 麗江古城,夜色闌珊。傳承夢想,屹立千年——向遠方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