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東洞庭湖保護區)位于岳陽市荊江江段南側, 北與湖北省監利縣接壤。 是野生動物類型的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濕地和珍稀鳥類。保護區屬內陸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湖泊、永久性河流、時令湖等,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 1、2、5、6。1982 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 年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 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
![]() |
東洞庭湖 |
東洞庭湖保護區內有越冬鳥類 41 科 158 種;魚類 23 科 114 種;貝類有 40 多種,其中三角帆蚌、皺紋冠蚌是養殖珍珠的主要貝源;另外還有螺蝦類及龜鱉等水生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 白頭鶴、 白鶴、 中華秋沙鴨、 大鴇等 6 種, 大鴇的最高記錄 17 只,黑鸛的最高記錄 13 只,白鶴的最高記錄 37 只,白頭鶴 159 只,東方白鸛的最高記錄 800 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有天鵝、 鴛鴦、白琵鷺、小白額雁、白枕鶴、灰鶴等 26 種。洞庭湖上最大的鳥群是雁鴨類,最令國內外專家感興趣的是小白額雁,這種鳥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經不多了,而在洞庭湖有上萬只至幾萬只的大群。東洞庭湖保護區內還經常發現中華鱘、白鰭豚、江豚等珍貴動物。自華容縣的塔市驛,經岳陽的城陵磯到臨湖縣的太平口,全長 165km 的水域均是白鰭豚活動頻繁的區域。
東洞庭湖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 159 科 1186 種;水生植物40科131種。保護區植物區系屬華東區系, 地理成分交匯錯雜。除中亞成分外,其他 14 個分布區類型在該區都有分布。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成分和東亞成分在該區植物區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北溫帶成分對該區植物區系影響很大,并出現了較多的特有成分,在該區植被中起著較大的作用。東洞庭湖位于長江中游南岸,由面積為 2691km2的洞庭湖和入湖的湘江、 資水、 沅江、 澧水 4 條大的河流以及汨羅江、新墻河等中小河流組成。東洞庭湖是一個大湖泊型寬闊河道,是洞庭湖湖系中最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圍是廣闊的沼澤和平原。東洞庭湖為一個完整的外流型淡水湖,承納著長江中上游和湖南的湘、資、沅、澧等江河水量,年平均徑流量為3035 萬 m3,由岳陽城陵磯泄入長江。流域面積 26.28 萬 km2,占長江流域總面積的 14.6%。其中湖南省境 20.48 萬 km2,占78%; 貴州省境3.04萬km2, 占 11.6%;其余 10.4% 屬桂、 川、 鄂、贛、粵。流域西部為山地,海拔 200 ~ 1000m;中南部為丘陵和盆地,海拔50~400m;北部為平原,海拔25~40m。
洞庭湖保護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 17℃,湖水年平均溫度17.5℃,年降水量 1300 ~ 1700mm,4 ~ 6 月降水占全年一半左右,無霜期 258 ~ 275 天。年平均過湖水量達 3126 億 m3,常年湖容量 178 億 m3,水深 4 ~ 22 m,最大水位落差為17.76m,pH6.8 ~ 8.6。地貌呈溝港縱橫的濕地景觀。土壤為湖沼土和河沼土。受“四水”和通長江“三口” (松滋、太平、藕池)入湖洪水和泥沙影響,洞庭湖逐年淤淺萎縮,蓄納洪水能力減少,汛期湖區常發生洪澇災害。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