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聊齋(135)
——眼遇·耳聞·認識
春天剛過,夏天便是一片繁榮。對于一年一渡的生命來說,此時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枝繁葉茂的表象,正述寫著她們對土地對陽光對雨露的感恩,這些條件的滿足,讓她們展現了生命的美麗,擔承了生命的職責,實現了終其一生的宿愿。對于一年一輪回的生命來說,雖然知道天造地就的美妙時刻,終究會光臨生命里似是而非的節點,卻還是那樣用心的去珍惜,盡情地去享受,好象那些美麗和妙趣一去就再也不會復返一樣。溪流邊石條凳上坐著的那些臉上刻著風霜的男男女女,有的微閉雙眼,任憑風和陽光去窺已經木納的心田。有的目不轉睛,似乎要讓流水的清碧和不會再有的那一刻精彩倒影永遠停留在心里。看上去她們都不缺吃穿住用,卻猜想她們一定缺一種陽光,一種生命彌留前的身心欲望。人,總是要死的,可世上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希望在身心愉快的前提下,多看幾回日落月升。
人的身心如何才能愉快,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題,可以說自有人類以來,人們就在直接或間接的研究這樣的課題,如成仙就能長壽的想象,什么“洞中才數日世上已千年”,想讓時間濃縮在一定區間,雖說世上的人誰也沒有見過和親歷過,但也沒有一個人站 出來否來否定過。還說做好事做善事就能成仙,信佛信道就能成就好事善事,無形之中就成了一種文化被代代傳承。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人們想象的仙境,要么在景觀的萬花叢中,要么就在樹木蔥郁清流宛轉山上。人與仙的區別除了仙能長壽,還有就是仙無煩惱,仙在三界外,不在九流中,心無雜念,所以長壽。人如何才能無雜念,是因為拿不起放不下,所以很能長壽,但凡糊涂點兒的,大智若愚的,壽命就會長點兒,生命終結前的那段時間痛苦就會少點兒。但社會發展到現在,人們研究生命科學到現在,還沒有真正解讀出身心如何才能愉快的密碼,中醫有一點點探索,但也只是拿著磚在敲門,門里面咋樣,只能憑個體印象的集累去推測。生態文明和生態建設應該說是解讀人類生命神秘的一條捷徑,因為人類生命運行和地球生態有關。什么叫生態文明呢,生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地球物種的生存狀態呢,文明自然可以理解為一種高素質的意識行為。
什么是高素質呢?尊重基礎上的合理索取應該算是高素質中的一部分吧。你比仿說樹葉草葉對減緩雨水對土壤的浸蝕,落葉對土壤的覆蓋,腐葉對土壤的改良,可以蓄水蓄肥,是避災興利創造適宜生存環境的本能,它們在陽光作用下對水中、流動的空氣中、土壤中物質進行重組固定形成新的物質,并釋放出大量的負氧離子,無意識的衡定了生活環境,為其它生命提供了生活便利,這應該是一種雖不被認可卻實實在在的高素質行為。至于誰為了活命而讓誰丟掉了生命,這不應該理解為殘忍,只要不過分危機生命種類多少和種群大小,就應該理解為生態循環的一種現象,就象人自然死亡以后,被埋入地下被細菌分解然后再被植物吸收一樣,只是吃掉的方式不同而已。但如果蟲子把自己活動范圍內可以食用的葉子,吃的不可以再持續吃下去時,那就是本區域內蟲子們的滅頂之災,是它們自己的貪焚造成的。如果這一類蟲子的貪焚成性泛濫到整個棲息地,那這一類蟲子有可能在地球上成為瀕危物種,甚至在一定時間內會成為地球生態的記憶。同理,不懂得尊重鄰里,不珍惜生命資源的所有物種,都會有一個自己創造的歸宿。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