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源保護
當前,我國許多飲用水水源具有富營養化的趨勢,嚴重威脅居民飲用水安全。富營養化 水源水與一般意義上的微污染水源水相比,不僅氨氮和耗氧量超標,而且由于含藻量高更增加了給水處理的難度。人工濕地應用于污水處理已近半個世紀,有著能耗低、簡單易行、良好的凈化效果和獨特的生態功能。采用水生植物床構成的人工濕地生態凈化系統處理富營養化水源水,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三致”物和“優先污染物”,避免了二次污染。
2、景觀用水
如何處理景區的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一直以來是個難題,在風景區建造污水處理廠是不可能的。用地下水或自來水則成本太高,使景區難以維持。人工濕地在處理污水的同時,又美化了周圍環境,因此,在風景區通過建立人工濕地處理污水是解決景觀用水的最好途徑。
3、工業廢水
人工濕地是進行工業污水處理的一種有效手段,人工濕地能有效去除酚、甲醇、乙醇、單甲基苯胺、COD等污染物,去除率達95%以上。對某些水需求量比較大的企業還能實現污水凈化回用,大量節約成本,并實現污水零排放。
4、生活污水
城市生活污水由于分散排放導致處理難度加大,利用人工濕地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建設城市濕地公園,既能進行城市生活污水的凈化處理,又能增加城市綠地面積,能創造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應。人工濕地不受規模限制,既能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也能進行污水的分散處理,是城市污水處理的最有效的手段。
5、農村面源
隨著農業的發展,大范圍大規模的使用化肥使得農田徑流中含有大量營養物,農村養殖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大量農業廢水,這些廢水是導致湖泊等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利用人工濕地處理農田徑流和農業廢水,能大大降低水體中營養物的含量,對湖泊等水體的面源污染治理有著重要意義。
6、暴雨徑流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雨水系統在雨季排放的雨水徑流含有許多污染物,如有機物、油、洗滌劑和重金屬等,直接排入水體會污染水環境和破壞水資源。采用人工濕地的方法能有效地處理雨水。
7、垃圾滲漏
垃圾滲濾液中含有大量有毒的有機化合物和重金屬,對地表水和深層地下水產生巨大威脅,處理不好極容易對地表水和地下含水層產生污染。利用人工濕地的方法處理垃圾滲濾液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人工濕地是一個完全自然的系統,并且能夠充分利用地形進行重力排水,不需要添加化學藥劑避免二次污
8、污泥脫水
如何減少城市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處理、脫水和處置費用,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使用原有污泥脫水工藝和設備情況下,要求購置、安裝和運行費用低廉,還要達到標準是不現實的。但用人工濕地就可以實現上述處理要求。濕地植物在消化污泥中能茁壯生長,并且有利于污泥的脫水和穩定化,它們的根系可以貫穿實地上部的污泥儲存層,把氧氣帶到根部,可以使周圍許多微生物得以生長,這些細菌以污泥中的有機物為養料。